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2014广东历史高考题_2014年广东高考历史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近几年来广东高考历史主观题大多考哪方面内容?(重点放在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2.2014广东高考文言文3.广东高考用的是哪套试卷4.2011广东高考历史答案5.广东2023高考历史难吗2023广东高考历史试题是有一定难度,广东的考生结束历史考试后表示,今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高考的考查由知识覆盖到能力覆盖,发展到目前的知识覆盖与能力覆盖并举的高度。相较于其他的

1.近几年来广东高考历史主观题大多考哪方面内容?(重点放在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

2.2014广东高考文言文

3.广东高考用的是哪套试卷

4.2011广东高考历史答案

5.广东2023高考历史难吗

2014广东历史高考题_2014年广东高考历史

2023广东高考历史试题是有一定难度,广东的考生结束历史考试后表示,今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高考的考查由知识覆盖到能力覆盖,发展到目前的知识覆盖与能力覆盖并举的高度。相较于其他的省份来说广东高考历史试卷还是难度的。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

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两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于1952年实行,于1965年废除,于1977年恢复。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中国最重要的入学考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题,每年6月7日、6月8日为考试日,部分省区高考时间为3天。

近几年来广东高考历史主观题大多考哪方面内容?(重点放在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

2023年广东省高考人数78.3万人。

预测2023年参加广东高考报名预计有70万人。2023年夏季高考报名人数有70.2万人,2023年广东高考人数是78.3万人,所以预测2023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有可能下降。

2023年夏季高考报名人数有70.2万人,比去年增加6.6万人,考生人数居全国第二位。今年夏季高考报考普通类的有61.6万人,其中选考历史21.4万人,占34.8;选考物理的有40.2万人,占65.2%。由于部分考生已经在春季高考被录取,没参加本次夏季高考,所以参加夏季高考的人有67.2万人,实考率95.7%,略高于去年。

广东省全力维护好高考秩序。严肃考风考纪,强化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强化各环节管理,加强入场检查、考中巡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让考生、家长和社会放心。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各地要落实属地责任,党政一把手要亲自上手亲自抓,省教育厅要发挥牵头作用,有关部门要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2023年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77.96万人,高考报名人数为76.8万,相比之下广东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比增加了1.16万人,可以看得出来,广东高考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呈现上涨趋势。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21年广东高考报名人数达78.3万人,比去年略微降。2020年广东普通高考报名人数78.8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人,其中参加夏季高考考生67.4万人。全省设考点479个、考场23452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约10万人次。

2014广东高考文言文

广东高考的命题的有四个特点:

1、学术性,我们高考的命题基本上是中大的三个老师,师大的三个老师,暨大的两三个老师,短短的四个月里面关着就到里面命题,5月份就可以把命题好了,短短一个月肯定要把自己的学术前沿的东西拿出来,这个东西是老师做的。

2、时代性可能政治学科体现的更明显,历史是隐性的考察,比如说考察农民工从社会群体的介入,我们要关注这个,然后切入到古代的问题,从我们关注的事实热点,但是又会到历史的基础上。高考就是一个点带动一片知识。

3、情境性,高考是有文字限制的,一模都是仿照高考的。他一般有一个文字限制的,比如说文综6500字不能超过,去年选择题是1200字,主观题是800字,就是要求文字要非常的简洁,因此很多的历史就喜欢用地理借鉴,用一个表格或者这样也节省了文字的空间,这短短的不到1千字当中要体现情境出来,这个点涉及到的知识是什么。

4、最后一个是基础性,无论它怎么样都是对知识的一种迁移,学术怎么飞扬,但是最后要落到历史来,就是全国文综,上海高考就不是这样,他们都是飞扬了出去就回不来了。广东的高考历史的味道很浓,尤其是教材。

一、五年来广东历史试题对比

1.题型结构对比

从 1999年起,历史高考卷在国家启动跨世纪高考改革的进程中取消了多项选择题,开始专用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至今,三大题型的结构已维持5年未变。预计2004年《考试说明》还将会把三大题型比例定为:选择题约49%、材料解析题约24%、问答题约27%。

近 5年广东高考历史卷三大题型比例数据请见表一:

表一: 1999--2003年广东卷题型结构比较

年 份选 择 题材 料 解 析 题问 答 题 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题量分值比例1999377449.3%33624%34026.6%2000377449.3%33523.3%34127.3%2001307550%33422.6% 4127.3%2002307550%33724.6%33825.3%2003257550%33422.6%34127.3%

从表一可见, 2003年历史卷对2002年三大题型的赋分值做了微调,基本恢复了1999--2001年的比例,即50:23:27。但总题量减少,主要是选择题再度削减。近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量一直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从1999年的37题减为2003年的25题,减幅达32.4%。因第一部分选择题总分值没有变化,故每道选择题分值由1999年的2分增至2001年的2.5分,2003年再调升为3分,所占分值已不少,故今年应该不会再增加。

2.内容结构对比

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大板块,也可归纳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系列。

近 5年历史试卷内容各板块和系列的赋分值比例见表二。

表二: 1999--2003年广东卷知识板块系列内容结构比较

内 容19992000200120022003 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分值百分比中国古代史4026.7%3926%4026.7%4026.7%3825.3%中国近现代史5939.3%6040%6040%5939.3%5939.3%世界近现代史5134%5l34%5033.3%5134%5335.3%政 治 史10670.7%8556.7%11073.3%8254.7%10469.3%经 济 史2718%5134%3523.3%3825.3%3624%文 化 史1711.3%149.3%53.3%3020%lO6.7%

99年以来,《考试说明》对三大板块的比例一般定为:中国古代史约25%,中国近现代史约40%,世界近现代史约35%。五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分值比例相对稳定,而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分值比例则互做微调。与2002年相比,2003年中国古代史减少2分,将分值加在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使全卷板块内容结构更为合理。试卷实际分值的分布为:中国古代史38分(选择题5题15分,材料解析题1题10分,问答题1题13分)、中国近现代史59分(选择题12题36分,材料解析题l题10分,问答题1题13分)、世界近现代史53分(选择题8题24分,材料解析题l题14分,问答题1题15分)。

2003年试卷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系列的分值比例搭配的特点是政治史内容过多(选择题17道51分,材料解析题2道24分,问答题3道29分,合计104分),高于2002年22分,比例上升了14.6%,基本接近占分值最多的1999年和2001年。经济史内容与2002年相近,略下调2分(选择题6道18分,材料解析题3道8分,问答题2道10分,合计36分)。文化史内容大幅削减,进入仅次于2001年的低谷(选择题2道6分,材料解析题0分,问答题1道4分,合计10分)。2002年趋于合理的系列结构再度被打破。

因《考试说明》对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系列的分值比例没有专门规定,所以在历年历史命题中,三大系列结构一直呈现交错波动状态。从表二还可以看出,五年来政治史考查比率呈现很明显的大年和小年现象, 2003年政治史是大年,2004年政治史是否是小年呢?值得我们思考。2001年以来,文化史考查比率也存在大小相间的规律,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按三大系列设计了三个必修学习模块,包括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作为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此外,还设计了6个专题选修课。高考历史命题即将面临与课程标准衔接的问题,如果在三大专题内容上仍继续呈现比例不当的状态,势必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不良的导向,并且会导致师生对课程改革的误解与抵触。虽然2003年《考试说明》删减了较多的文化史内容,但与文化史有关的二级标题仍有10个,三级标题为29个,经济史的内容就更多了,实际仍保留了很大的命题空间。

3.知识覆盖率

多年来,历史科命题十分注重知识的覆盖率,广东试题也不列外。与《考试说明》的标题相比较, 2003年广东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为合理,统计数据比例见表三。

表三: 2003年高考历史(广东卷)考查知识覆盖率

统计项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合 计 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一级二级《说明》标题量6261545123633107实际考查量6914161l16314l考查覆盖率100%35%93%36%92%44%94%38%

2003年试题在题量比1999年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仍保持了与该年相同的覆盖率,反映了本套试卷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包容性较高。这是近年高考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

4.主观题落点对比

五年来,广东卷的主观题落点看似平常,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表四: 1999—2003年广东历史试卷及2004年全国春季高考试卷主观题对比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春季题古 代 史①商鞅变法②西汉至宋,南方经济的发展①战国西汉的重农抑商②水稻的发展及原因①人口迁移的三种方式②北宋的治国策略①秦汉税负与社会安定②两宋外贸发达原因①贞观之治的原因②明中后期的社会生活①秦隋汉唐维护国家统一②广州在唐、清的经济地位近现代史①洋务运动的评价②邓小平 75年整顿①时期,民主党派主张变化②八大后主要矛盾变化①荣氏家族的民族企业②建国初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①教育近代化比较②建国初政治、经济的变革①中国近代化历程②民族区域自治政策① 孙中山维护统一、 79和平宣言、一国两制② 近代屈辱外交与新中国外交世界史①卢梭的主张、学说②德国版图变化(三幅图)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原因途径②二战后美欧经济关系①法国启蒙文学(费加罗的婚礼)②英法绥靖政策①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对比②欧共体演进及原因①日本大陆政策②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历程①从洛克的三权分立说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到美国的宪法实践( 32分)

从表四可以看出,六年来中国古代史主观题的考查点呈现一前一后(以五代十国为分界点)的规律。前面的大题有 3年落在战国秦汉,近两年落在隋唐,有1年(人口迁移)是大专题,与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有关。后面的大题前四年基本落在两宋(水稻、南方经济专题也是以两宋为主),近两年则落在明清时期。从宏观来看,我们可以发现1999—2002年以考查秦汉史、宋史为主,2003年以来,则有转到隋唐史、明清史的迹象,2004年的春季题也呈现如此特征。结合新课标和新考试大纲进行分析,我认为秦汉、隋唐、明清是我们应关注的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以 1949年为界,前后各一道大题。近代史的大题基本上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2000年例外。考查的重点是中国的近代化(国际上称现代化)。如99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2000年的“民主党派主张”是政治的民主化;2001年的“荣氏家族”是经济的工业化;2002年直接考“教育近代化”;2003年直接考中国近代化历程。现代史的大题近4年都出在建国初期(1949—1956),1999年出在文革时期,2000年出在十年探索时期。前4年侧重考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近年则考民族政策、外交成就、统一战线。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的重点是近代化问题,中国现代史的重点是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统战、国防等内容。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以一战为界,前后各一道大题。考查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现代化主线,一条是全球化主线。如 99年的“卢梭”题、2001年的“法国启蒙文学(费加罗的婚礼)”题、2003年“日本大陆政策”题、“美国霸主历程”题、2004年春季高考“三权分立”题的考查基本上是围绕现代化问题展开的。2000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题、“二战后美欧经济关系”题、2002年“拿破仑战争与一战对比”题、“欧共体”题基本上是围绕全球化而展开的。可见,世界史的复习应以“现代化”和“全球化”作为理论旗帜,把这两条主线作为建构知识体系的总纲。当今史学界,已把“现代化”和“全球化”作为研究世界历史发展的灵魂。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和钱乘旦在2003年11月给中央政治局委员讲世界近现代历史时,也是采用这两个观点。建议大家查阅《南风窗》2003年年底转载的钱乘旦教授的讲课稿《1500年,世界现代化的起步》。从国别史角度分析,法国史是考查热点,除2003年以外,每年都有考法国史或部分内容涉及到法国史的题。1999年全国几份试卷都考德国史;2003年日本史是大热门;近年美国史也崭露头角,2003年考了“美国霸主地位形成的历程”,2004年春季试题又考到了“1787年宪法”。可见,法美英日德的考查频率是十分高的。

5.广东历史试卷特色鲜明

① 五年来,试卷长度不断缩短,选择题题量逐年减少。 1999年、2000年有37道选择题,2001年、2002年减少到30道,2003年再次减少到25道。

②贯彻了“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在命题的科学性与试题的包容性、拓展性相结合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非选择题的设计,既源于教学重点,也不拘泥于教材的具体表述,展示了学科内容综合程度加大和选材开放式的命题倾向,既体现了对考生学科能力、思维能力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创新意识、运用能力、迁移能力和拓展能力的考查。

③适度控制了学科能力的深度,合理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多数题目难度适中,没有刁难性的怪题,易于考生作答,体现了较理想的难度搭配,有利于考生应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④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

以 2003年试题为例,题目设计兼顾了知识与素质、历史与时代的衔接,选材注意折射社会现实与素质教育。例如:第1题(兼相爱、不相攻则天下治)、第26题(社会风气与观念)、第27题(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第28题(日本大陆政策)、第29题(时会与人力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第3l题(美国逐步确立霸主地位)等,都体现了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容,突显了历史学科鉴史识今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特征。

2004年春季试题现实感更为强烈,问题,设计了“历史上国家统一与分裂”7个选择题,一直到1979年和平统一宣言、一国两制;针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设计了近代屈辱外交与新中国外交对比5个选择题;针对十六大政治文明的新提法,设计了一个32分的“欧美三权分立体制从理论到实践”的大题;针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繁荣的景象,设计了“广州在唐代、晚清、改革开放后等不同时期经济地位的变化”大题。

⑤ 2000年以来,试卷再也没有出现运用地图、图画或表格提供思维意境的题目,放弃了以往历史试题图、文、表并举的做法。这是一种疏忽,还是有难言之隐,值得我们深思。

⑥年年都存在超纲现象。 2003年试题超出《考试说明》范围的有第5、6题。我们应慎重对待考纲所删除的内容。

⑦ 2003年广东历史卷提高了世界史赋分值,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它顺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能进一步引导老师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为中学历史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世界史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随着当今世界局势的变化,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广泛,世界历史知识对于国民教育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广东高考用的是哪套试卷

1.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指定背诵篇目 一.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逍遥游》(庄子) 5.《劝学》(荀子) 6.《曹刿论战》(《左传》) 7.《出师表》(诸葛亮) 8.《桃花源记》(陶渊明) 9.《三峡》(郦道元) 10.《师说》(韩愈) 11.《陋室铭》(刘禹锡) 12.《阿房宫赋》(杜牧) 13.《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醉翁亭记》(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赤壁赋》(苏轼) 17.《爱莲说》(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二.诗词曲(42首) 1.《关雎》(《诗经》) 2.《蒹葭》(《诗经》) 3.《氓》(《诗经》) 4.《离骚》(节选)(屈原) 5.《观沧海》(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次北固山下》(王湾)。

2. 广东高考文言文

2008年,原文: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②海昏:地名。

文言文翻译参考: 周访字叫士达,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汉末时期逃避战乱到了江南地区,到周访已经是第四代了。

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因:于是,就。家:名词做动词,安家。)

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振:本意,救济,赈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做了县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荐之。),与他结为好友(相:代词,他),把女儿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做妻子(妻:名词做动词)。

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 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令周访参与镇东的军事。

当时有一个与周访同姓名的人,犯罪应当处死,狱吏误会扣留周访,周访奋起还击扣留他的人,几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没有怪罪他(倒装句)。不久任命他做扬列将军(寻:不久。

省略句。),讨伐华轶。

周访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交通:古今词。)周访逮捕丁乾并杀了他。

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打败了他。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军队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

元帝任命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周访和各路军队共同征伐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攻打官军的战船,周访制作长岐枨(枨 chéng 木柱)来抗拒他(“距”通“拒”),桔槔不能够成为祸害。周访又率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抵达富口,于是杜弢派遣杜弘出军海昏。

周访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与敌人交战,斩掉首级几百个。敌军退守庐陵,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倒装句)。

杜弘扔到城外许多宝物,士兵争着捡宝物,杜弘趁阵前混乱突围逃出城。周访率领军队追赶他,获得鞍马铠甲武器不可胜数。

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领士兵迎面痛击,又打败杜弘,杜弘逃向了临贺。元帝又一次晋升周访为龙骧将军。

周访到了襄阳以后,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卒,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王敦以之为患(患:意动用法),但是害怕他的强大,不敢有异心。

周访的威严风范树立之后,远近的人都愿意归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智慧勇气超人,成为中兴名将。性格谦虚,从不谈论战功。

有人问周访:“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很少不自我宣传的。您功勋卓著,却不说一句,为什么呢?”周访说:“将士们冲锋在前,周访有什么功劳!”(倒装句)将士因此更敬重他。

周访训练军队简拔士卒,想要进攻中原,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善于安抚收纳军民,他们都愿为周访效死。

听说王敦有不臣之心,周访一直切齿痛恨。王敦虽然怀有叛逆的心思,但周访离世之前不敢为非作歹。

2009年: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高考资源网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

3. 广东省语文高考必修1和必修2必考的文言文有哪些

必修1:诗经二首:静女 氓 离骚(节选)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田园居 汉乐府两首:上邪 饮马长城窟行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必修2: *** 诗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忆秦娥·娄山关 中国现代诗五首:死水 再别康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热爱生命 双桅船 外国诗四首:致大海 我一无所求 底片 黑八月 中国现代诗四首:欢乐 雨巷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山民 诗歌四首:长江之歌 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那就是我 弯弯的月亮 文言文:阿房宫赋 赤壁赋 项脊轩志 与妻书 逍遥游(节选) 论毅力(节选)。

4. 广东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指定背诵篇目 一.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逍遥游》(庄子) 5.《劝学》(荀子) 6.《曹刿论战》(《左传》) 7.《出师表》(诸葛亮) 8.《桃花源记》(陶渊明) 9.《三峡》(郦道元) 10.《师说》(韩愈) 11.《陋室铭》(刘禹锡) 12.《阿房宫赋》(杜牧) 13.《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醉翁亭记》(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赤壁赋》(苏轼) 17.《爱莲说》(周敦颐) 18.《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二.诗词曲(42首) 1.《关雎》(《诗经》) 2.《蒹葭》(《诗经》) 3.《氓》(《诗经》) 4.《离骚》(节选)(屈原) 5.《观沧海》(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次北固山下》(王湾)

我是2009年广东高考考生。 背诵的时候要掌握技巧,热点的句子要背熟。不必每一句都背的。

5. 2014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写亲情和珍惜点点滴滴

014年广东高考作文——照片与数码时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多,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你在作文中写的是现在这个物欲横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感情越来越淡,没有翻看相册的习惯,而是一味上传,并不去欣赏,还提及亲情,放慢生活节奏。这样写是可以的,我个人认为肯定没跑题,请你放心。

6. 广东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有那些,要详细的

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诗词曲(42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2011广东高考历史答案

广东高考用的是哪套试卷介绍如下:

2023广东高考采用新高考I卷。新高考I卷II卷都是由教育部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命制的,两份试卷的试题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不大。

广东新高考总分750分满分。

考生总成绩由夏季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值各为150分,按考生卷面分直接计入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值各为100分,物理、历史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按考生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高考考前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 保持积极的心态

虽然说,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但是,我们在面对这个转折点的时候,也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度紧张,尽量去放宽心比较好。

因为如果我们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的话,在考场上是很难做到正常发挥的,还很有可能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而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严重影响到我们正常考试。

所以说,在考前,考生应该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家长们也可以去帮助孩子进行调整,让孩子不要过于紧张。

2. 调整好作息时间

作息时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不可忽视。在高考考前,考生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绝不熬夜,正常饮食,适当锻炼,让自己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才行。

否则的话,等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会无法打起精神来,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进入状态,最终导致我们发挥失常,在高考中失利。

所以说,在考试之前,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能再总是熬夜、不把作息当回事儿了。

3. 以错题集为主,不要再使用题海战术

眼看着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我们在准备上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想着要用题海战术的话,最好还是放弃比较好。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用题海战术也已经没什么用了,想要临时抱佛脚也已经迟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此时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做,想要在高考中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水平,我们也可以试试刷错题集,好好看一看我们之前错过的题,找出自己的问题之所在,避免再犯。

4. 注意身体健康

还有一个最最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身体健康问题。不管是饮食上,还是平时的生活习惯上,这个时候考生都要格外注意才行。建议考生这几天最好不要吃一些不卫生的东西和太凉、太油腻的东西,平时在家吹空调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用太低的温度,以免吃坏了肚子或者是受凉生病,影响正常考试。

广东2023高考历史难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题眼:“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考点:仁政学说

解析材料意思: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即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

答案:C.

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题眼:“隋唐以前……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解析隋唐以前,国家选人制度主要考察的是门第高低,注重父祖官爵、门第,到了隋唐,随着科举制度产生后,科举制度打破门第对国家官吏更替的决定权,该现象逐步消失。

答案:D

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题眼:“儒者、道士、僧人一起品茗畅谈。”

考点:儒道佛“三教合一”

解析陶渊明、陆修静、慧远三人分属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故事的虚构,表明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答案:A

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题眼: “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考点:清末奖励实业政策

解析20世纪初,清朝统治集团意识到“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转而奖商恤商,宣传振兴工商乃奠创国家富强之根基,在中国近代掀起一股重商社会思潮。此“创举”反映了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答案:B

16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

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题眼: “1913年”和“自变乱以来……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解析辛亥革命胜利后,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政治、服饰、礼仪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顽固派不能接受新事物。C观点与材料信息相左;B D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A

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题眼: “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

考点:北伐战争

解析图表中增长地区正是北伐战争所经历的主要地区,而北伐战争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增长。A B时间不符合,D与之影响不大,排除。

答案:C

18 .图6是某杂志的封面。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当时

A.中国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B.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浮夸现象十分盛行

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题眼:封面信息:“卫星”、“1958年”

考点:运动

解析B项杂交水稻1973年培育成功;A项中国人造卫星1970年上天;D项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提出,时间都不符合,予以排除。1958年 “”时期,由于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题眼: “雅典民主政治”、 “非常不民主”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解析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而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奴隶,没有民主权利,因此,可以说明古代雅典政治是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答案:B

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题眼:“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解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是立法机构。但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因此, 其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

答案:C

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 B.俄国十月革命

C.《***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题眼:“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考点: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主要表现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体现了社会主义暴力革命由理论到实践。

答案:D

2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题眼:“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

考点:相对论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可以说“牛顿观念的破产”。

答案:D

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题眼:”欧洲实施”、“经济手段…对付苏联”。

考点:马歇尔计划

解析马歇尔计划又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其目的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故正确选项为A 。而C是军事手段,B D不是局限于欧洲,故排除。

答案:A

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6分)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案:(25分)

(1)统治者的活动。(2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6分)

(2)摆脱神学束缚,(2分)关注现实,(2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2分)

(3)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

①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4分)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4分)

②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4分)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4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39.(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www.zxls.com

答案:(27分)(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

(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2分)“一边倒”,学习苏联;(2分)底子薄。(2分)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2分)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2023广东高考历史试题是有一定难度。

扩展知识:

一、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什么时候进行?

2023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时间为:2022年11月1日至10日。考生报名包含系统注册、网上报名和确认报名共3个步骤,其中系统注册和网上报名的时间为:11月1日至10日,确认报名时间:11月6日至10日。广州市考生系统注册、网上报名和确认报名时间,由广州市招生办公室在11月1日至15日内结合工作实际自行确定。

二、哪些考生需要报名普通高考?

拟参加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含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的以下类型考生须按我省规定的时间参加高考报名: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考生;

2.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3+证书”考试)考生(含报考高职院校的退役士兵、西藏新疆内职班应届毕业生);

3.高职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录取(简称依学考成绩录取)考生(此类考生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高等学校单独组织考试(含免试)及单独录取的保送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单招)、职教师资、残障(单招)、消防救援(单招)等类型考生;

5.报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含现代学徒制试点等,简称高职自主招生)及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高职学段(简称三二分段)考生;

6.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录取并于2023年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简称五年一贯制)学生。

文章标签: # 高考 # 历史 #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