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北大学霸-北大最牛学霸

tamoadmin 2024-10-09 人已围观

简介1.福建女孩黄亦陈高考687分考上北大,获得村里100万奖金,如今怎样了?2.北大学姐自述:我凭什么能高三一年逆袭3.学霸周浩高考669分考入北大,3年后却选择读技校,为什么呢?福建女孩黄亦陈高考687分考上北大,获得村里100万奖金,如今怎样了?前言:其实在过去有很多家庭他们都认为不需要读很多书,只需要读完义务教育,那么就需要回到家帮家庭干农活,干家务,分担家庭的负担,所以在那个年代,政府大力去

1.福建女孩黄亦陈高考687分考上北大,获得村里100万奖金,如今怎样了?

2.北大学姐自述:我凭什么能高三一年逆袭

3.学霸周浩高考669分考入北大,3年后却选择读技校,为什么呢?

福建女孩黄亦陈高考687分考上北大,获得村里100万奖金,如今怎样了?

高考北大学霸-北大最牛学霸

前言:其实在过去有很多家庭他们都认为不需要读很多书,只需要读完义务教育,那么就需要回到家帮家庭干农活,干家务,分担家庭的负担,所以在那个年代,政府大力去改变人们这样的想法,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从国家到地方到村镇都会有这样奖励的政策。故而我们会看到每一年的高考都会涌现出一些高考状元,而那些高考状元会受到当地的奖励由县到村,一层层下来,那些奖励也就是在彰显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能够带来的社会荣誉,能够让一个家庭拥有社会自信。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效果,大部分家庭觉得读书是需要的。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福建女孩黄亦陈,她高考考了687分,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她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她便获得了村里100万奖金,如今怎么样了呢?

一、收奖收到手软

这个故事发生在2018年,黄亦陈在这一年上高考战场,上考场时她说,“当时自己也是紧张和忐忑的”,直到高考考完之后,她才觉得轻松,她也没有出去玩,就只是在家里面安安心心的等着高考分数,成绩一出,她考了687分,她是当时的省状元,这样的消息让她的家庭、学校以及同村人都感到骄傲。就在她得出高考成绩不久之后,北大招生办的老师便来到了她的家,这让她既受宠若惊,又内心震撼,因为当时招生办的老师给出的条件是只要她同意上北大,那么她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学金。一听到这样的说法她心里面,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她觉得考上北京大学其实是自己的理想。紧接着,她便收到了自己中学母校的奖励、村里的奖励、以及集团的奖励,甚至还有商会的奖励,这一项又一项的奖励让她拿到手软。

二、一笔不菲的奖励

这一件事情被媒体报道出去之后,记者就询问她收到的奖励总计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并没有让她感觉不自在,她很淡定地说出了一个数字,100万,这可是吓了记者一大跳,这是记者有史以来听到奖励最多的数字,也是连连夸赞她。采访视频一播出,各地也就掀起了奖励状元的行为,不过各地奖励状元的行为并不是所有都以金钱为奖励,同时还有荣誉等方式。这些方式更多的只是想要表示对那一些努力读书的学子们的认可。

三、付出与回报

那些学霸们之所以能够拿到那么多奖励,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为学习的付出。或许当人们看见她拿奖励拿到手软,但是大家也要看到她从小到大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高中时期,她也很少放松,她觉得,她自己并不是很聪明,所以她认为勤能补拙,她还觉得,“如果自己想要获得更好的条件,那么必须有所付出,有所牺牲”。

结束语:她放松的时刻就是她高考完之后的那两个月,不过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出去旅游唱歌,或者追剧,反而她依然保持自己有规律的作息,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之后,才会允许自己去放松,这样的自律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北大学姐自述:我凭什么能高三一年逆袭

 乐乐学姐是北大医学院的学霸,高考时成绩全校第一,全市也是前列。但是她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学霸,她在高三开始阶段成绩也是惨不忍睹,数学只能考80多(有时候还会考50分),化学也只考60分,但是她通过有效地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制定了一步步提高的目标,付诸实施,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下面来听听这位炫酷的学霸姐姐是怎么说的吧!

  曾经的学渣,现在的学霸

 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来自湖南~现在在北大医学院,大…六了=。=(木有留级啊~)

 我觉得我的学习历程应该还蛮励志的,哈哈。初中的时候我还比较学术,所在的初中在当地算不错,初中三年最后成绩累加总和是年级第二名。入高中的时候,因为我想去别的学校而家里安排去了后来的高中,有点逆反心理=。= 然后高一高二就没有太好好学习,导致我的成绩下降很多。在我的高中(每年六七个清北吧),高一、高二的时候,我排到年级一百来名(其实接近200名了。。。所以你们想想,和清华北大半毛关系都没有TAT)。当时尤其是我的化学、数学,每次都低于班平均。当在高二的尾巴上时,机缘巧合,我转变了自己的观念,开始认真规划学习:

 首先是通过一个假期(高二to高三的那个),我的化学进步很大。之后高三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全市联考,我进了年级前十。高三第二个学期,我保持在年级前五,最后高考是全校最高分(但是没有奥赛加分什么的。。。所以没能选到酷炫的专业~虽然我现在还是很爱我的专业~哈哈)。

 好成绩是规划出来的

 从亲身体验来讲,我感觉自己方法还是不错。因为我从来不是只念书的,所以大家不要害怕我告诉你们的都是刷题da法,花很多时间的学习方法。先笼统的说吧,我觉得大家学习一定要思路清晰,也就是要对自己的学习有规划。

 关于目标的规划,我拿我身边的同学举个例子:

 她是我的同桌,高三的时候她的成绩一直很平,就是不上升,也不会下降。但总体并不太理想。每次考完我看她都很纠结。会觉得这段时间自己也很努力,但是却没有很明显的提升。

 有一次我就找她聊,说我和她一起分析一下她的现状。我们拿了一张纸,写上各个科目的名字,让她把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写在每个科目旁边。然后再写上自己觉得吃力的知识点,比如语文的文言文,数学的抛物线。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下,这些吃力的知识点哪些是可以靠多练来攻破的。

 下一步,就是把这些知识点,换成分数。比如一般抛物线会出现在数学的大题中,一般15-20分。那么现在他可能是每次得3-5分,如果攻破了,会加多少分。于是我们得到了各科的加分分数。最后我们把这些分数加上,给她制定了下月计划和高考计划。

 以后每个月她都会自己总结。最后她的高考我记得总分是进步了60多分。原来是550多,后来上600了(我们那一届重本线貌似是540多。。。貌似哈。。记不清楚。。但是上600肯定是很不错的)

 所以,梳理自己的现状,认清自己的提升空间,制定属于自己的计划。这是我认为很有必要的。有了合理的目标在前方,会更有动力去努力~

 我不喜欢推荐别人去盲目的花时间刷题。。我高三的时候和闺蜜每天过得比高一高二还悠闲,绝对不会在午休、晚上睡觉的时候学习,也不会早起去学习。。吃完晚饭还会满校园溜达溜达,拔一些花花草草种到教室2333333 (啊,有点跑题。。。)

 嗯,不要盲目刷题,时间的累积是会带来收获。但是时间的正确累积,带来的收获会大大加倍。

 所以建议每个月给自己来一次总结。以及,现在可以反思反思,面对弱项科目,可以好好的看看他都有那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没有联系?比如我物理的知识A 和知识B 知识C都不太擅长。我发现他们的联系是,B要用到A的知识,C是独立的一块。那么复习的时候,你肯定不会先复习B再复习A,而是由A到B,对吧?

 这种道理,这样说的时候大家肯定特明白。但是在你面对各个科目一起的时候,容易忘记这些简单的道理,盲目的低头琢磨去了。这个方法对我挺有帮助的,包括在大学,也是一直用的.这个思想,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浮躁分心不专注的时候可以这么办

 1、在你学习的时候,远离你的手机。远离任何其他事情。该玩的时候玩开心,学习的时候就不要再三心二意的玩。学习确实不像打游戏啊、听歌啊、看**啊那么能让人心情愉悦,但是,先劝劝自己,从简单的题、知识点做起,让学习的成就感一点点带来兴趣和坚持下去的心情。

 2、如果你现在特别困状态真的特别不好,就算劝自己沉静下来你还是学不进去。(这种判断要自己把关,记住了,考试不是爸妈的事情也不是老师的事情,是对自己负责。我现在就特别庆幸自己努力,我爸妈当时要我能考上一本就好,是我自己想考好,好的学校平台真的很不一样,你身边的人和你的机会和你的视野都不一样)。如果你实在学不进去,可以睡一觉,或者干一件放松的事情,比如听会音乐。但不要耽误太久(别一睡就睡个两三个小时。。。)。等你调节好了,生理上心理上都更有状态,就可以继续学习啦。

  弱科成绩如何突破

 低分的同学,只要你们愿意开始学习,真的花心思学习,那么静下来,按我之前说的,一科一科来,好好分析一下自己。

 从你觉得对自己比较容易提升的开始着手,每个月适当的安排一些补习内容。然后慢慢攻破。比如数学我以前,我闺蜜有次跑来和我哭,说她没考好才80多分,她同桌考了110。那次我考50(勇敢的心!)然后后来我就先让自己做前面的题和第一道解答题,后面的我都不看。我训练自己做前面选择填空题的质量,争取多拿分,那个都拿到了也有90分呀~~~!质量达到后,我就开始控制时间,争取多一点时间给后面的大题。所以,你们就好好分析,一点一点突破吧!非常有希望哟~

基础不好的同学如何冲刺

 我看到有同学说自己现在基础不好,老师的进度压下来比较吃力,当时我其实是按自己的节奏来的=。=因为我属于进度慢的,我会去和老师聊我跟不上进度,把我分析的弱点,和我安排的补习进度告诉老师,他会告诉我合不合理。

 后来数学和物理我就按自己的进度慢慢来的。老师布置的我会尽力做,做不完的我就上课跟着听。时间上,总之我是一年时间提升的,数学80到140左右,化学60到105左右。然后我比较推荐每天不用每科都复习很多,但是最好不要一天只复习一科。那样太专了!

 我就再拿化学举例子吧~~数学刚才基本也说了从前面的开始练,从质量到时间~前面做完了再开始研究后面的大题类型。化学我是自己重新从第一年级第一本书第一章开始自学的。随便挑一本辅导书,跟着辅导书慢慢啃过来。

 这科我实在是太烂了。(当时不喜欢那个化学老师所以真的是没听课。。太叛逆了。。大家千万不要因为一个老师排斥一门课!!!前辈这是血的教训啊。。)我化学自己后来写了一个本子的,自己归纳每章的重点,包括重点的方程式,包括它考哪些题我每次都做不出来我就抄上。今天没做出来,明天再回去看看,懒得抄的时候我就剪纸贴。我觉得大家如果基础实在不强,就不要逞强每科都要加很多分,从你最容易提升的科目开始吧!

 总之呢~~~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复习进度,不一定严格按照老师节奏走(因为老师是按照平均水平来讲的),按自己节奏来复习!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你是对自己的情况最清楚的。如果对于复习没有头绪,可以参考开头将的规划方法;如果是基础太差,时间比较紧张,可以找人1对1辅导一下,像我提到的带过的两个北京的孩子也是这种情况。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找我哈哈~

 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楚,目标设定不合理,没有好的规划,不善于总结,执行力不够是导致学不好,或者成绩提升不明显的几个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最后总结一下,就是——

 1、认清自己,善于总结自己

 2、好好规划,不盲目学习

 3、该学习的时候,全心投入

 4、相信自己。

学霸周浩高考669分考入北大,3年后却选择读技校,为什么呢?

在中国,北大和清华绝对是莘莘学子的终极向往。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北大或者是清华,那绝对像古代高中状元一样,不但是举家欢庆,而且学校和周围的邻里乡亲也会与有荣焉。

因为这在几乎所有人的印象里,只要考上了北大和清华,就意味着今后的人生走上一条快车道,而事实显然也相差无几。可是凡事没有绝对,10年前,就出现一则“弃北大读技校”的新闻,消息一出迅速引起热议。这相当于一个美女弃“高富帅”而嫁给一个穷小子,完全违背世俗的价值观。

这件事件的主角叫周浩,在2008年时曾经以669分的高分成为当时青海省的理科前五,凭借这个高分他轻松地进入北大学习。可是他却在三年后毅然选择从北大退学,而转入当时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消息一出,当时全网震惊,并且各种议论声铺天盖地而来,扼腕叹息者有之,称其愚蠢者有之,虽然寥寥无几,但依然有人称赞他有魄力,敢做敢为。

因为穿什么样的鞋子只有穿鞋的脚知道,也只有穿了自己最喜欢、感觉最舒适的鞋,才能最终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但是十年过去了,周浩的现状如何?

一入北大“深似海”

每年的高考季,千军万马踏上高考的独木桥,唯有能力强者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冲在最前面,当然这样的学生才有资格踏入中国的北大清华等几个最高端的学府。

2008年,青海考生周浩就凭借这种超凡能力成为这样的佼佼者,他当年的高考数字为669分,在青海数万名考生中名列前茅,在全省所有理科考生中排在第五位。

周浩出身于书香门第,不但头脑极为聪明,而且从小动手能力极强,尤其是喜欢机械,他最初的报考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因为这里有他喜爱的机械类课程,这里课程的设置更加注重实用性。北航还拥有15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基地,这是喜欢动手实验的他极为向往的。然而本该是皆大欢喜的高分,却成为了周浩后来的梦魇。

当得知周浩的分数后,他的父母和老师一致认为:“清北是多少考生的梦想,你这么高的分数不上清北就可惜了”。

在父母和老师的反复动员甚至是一遍遍敲打后,孝顺父母和尊重师长的周浩妥协了,在报考志愿一栏填报了北京大学,最终他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

顶级学府、热门专业、省级学霸,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周浩今后的生活应该是风生水起。

然而大家的理想很“丰满”,周浩所处的现实却极为“骨感”,在理论学术氛围浓郁的北大,喜欢动手操作却无处下手的周浩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那些纯粹的理论探讨,那些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氛围,让活泼好动的周浩简直是无所适从,他常常是茫然地坐在教室里,不知道未来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生命科学作为一门高精尖专业,学习它的学生最好的出路就是读硕考博,可是周浩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毫无动力可言的他又何谈继续深造呢?

他不断逃课,作业也敷衍了事,因而在北大的第一年,周浩的学习成绩如何就可想而知:“喜欢的课还能够勉强得个七八十分,不喜欢的课真的连及格都特别难,因为根本不想听”

而且周浩整个人的状态也极为消极,不但“不喜欢所学的专业”,甚至是“也不喜欢在这个专业中学习的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关系也极为一般,“没什么特别好的朋友”。

他也尝试自救,比如在同学的帮助和介绍下,到别的院系旁听,甚至他也做过努力,想要转到工科院系,然而遗憾的是,他的成绩达不到转院的资格。在一片茫然和极为黯淡的氛围中,在北大上了一年大学就处于崩溃边缘的周浩决定休学。

他准备转换身份,去尝试另一种人生,到社会上去闯一闯,看一看社会上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他跑到深圳,在这个中国号称最有活力的城市体验生活。在这里他找到一家做电感线圈的工厂,当铺天盖地的零件涌过来,稍有松懈就被积压的零件淹没,普通生活的本质分分钟教育他如何做人。当然周浩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极强的动手能力,使得工厂的车间主任相中了他,让他在流水线的各个岗位上轮了个遍,甚至直接跟他谈,想要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现实的残酷与生存的压力使得周浩对未来有了清醒的认识,而且他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为自信:“只要我愿意去做,一定能做得很好”

经过这次社会实践后,他认识到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根本无法立足于社会。他决定重返学校,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但是他依然无法与自己和解,也还不能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比对,周浩对自己的未来的定位是成为理论技术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为此,他萌生出一个极为疯狂的想法:从北大退学,转去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这是因为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数控专业在全国遥遥领先,极为符合他的要求。

然而从北大退学转到一所普通技校学习,这虽说不能是石破天惊,也等同于第一个吃螃蟹,那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魄力。

对于周浩父母来说,从北大退学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他们担心儿子是不是患上心理疾病。然而这一次周浩不再妥协,他告诉父母“如果一辈子都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我的一生就毁了。”

对儿子的疼爱压过了不解、担心和纠结,最终他们不管如何不理解,也只能同意儿子的决定。得到父母的谅解后,周浩毫不留恋地从众人艳羡的北京大学退学,转身走进了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弃北大读技校,遁开金锁走蛟龙

2011年,当周浩来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找到招生老师说出自己的身份和想要转学的要求时,当时的院长童华强听到招生老师报告这件事后,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你打电话跟北大核实一下,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

这无怪乎童华强会不相信,并且产生那些不好的联想。想象一下,从高高在上的北大到一所不知名的技校,从全省第五的高才生到一个普通技工,这让一贯以来认为“唯有读书高”的人们都会震惊不解。然而通过了解和核实情况后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立刻是一派敲锣打鼓、热火欢天的场面。

震惊过后,童华强就是狂喜:“之前为了增加生源,我们学校给农村户口的孩子减免学费,却还是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这样一个北大学生的到来,当然是很惊天动地了。”

为此,童华强对周浩的到来做好了一切准备,给他的学习开一切绿灯。给他配置特殊的教学资源,不用再修基础课,直接进入技师班,配备最优秀的老师一对一进行指导。童华强明白周浩“就是奔着数控来的。”他指示将学院里最珍贵的从瑞士进口的十多台数控机床,全天对周浩开放。

任何人从湖光映着塔影、诗情配着画意的北大,来到一个几乎相似于工业园区的北京工业技师学院,都会感到巨大的落差。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块地方,却给周浩提供了一片能够畅快呼吸的天地。只不过周浩对学院的食堂有点吐槽,“不及北大的万分之一”。而且工厂一般的校园环境、工学一体化的学习模式,更是使得周浩感到兴趣盎然。学生在教室前面学完理论,立刻可以到后面的试验台上尝试编写控制程序进行验证,做到学以致用。

让别人感到“难得多”不愿触碰的数控专业,却是让周浩乐此不疲,他一边学习一边实验,一边上网查找资料,扩展知识储备。

而且周浩在学院里也处了一些好朋友,他感觉到这些被贴上“社会青年”标签的技校学生都是非常单纯的同龄人,如果“你帮一次他们,他们会帮你两次”

而且他们在一起时,不像在北大时那样要交流“很深的问题”,对什么感兴趣就聊什么。

后来他们最愿意听的就是周浩从网上学到的国内外的高精尖数控技术知识,因为每次他都能用极简单的话就解释得明明白白。

当然周浩的到来,使得童华强在如获至宝后,表示“要把他培养成才”的同时也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北工业每年招进来的学生有许多是初中毕业生。童华强说像周浩这么好的苗子绝无仅有,“如果没培养出来,北工业的办学水平会受到质疑”。好在他为周浩“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和师资配备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2014年,周浩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这是数控专业最高水平的竞赛。周浩凭借强悍的实力和遥遥领先的分数拿下了冠军,童华强终于长出一口气,这时的周浩也面临着毕业和择业问题。

随着一篇题为《弃北大读技校,自定别样人生》的大赛获奖选手报道,周浩的经历首次对外披露。从名校到技校,再到获得全国冠军,这个题材太有冲击力了,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周浩火了。无数的企业向周浩发出邀请,周浩家乡青海省就业局的官员也来到学校表示随时欢迎他回家乡工作。

从老师“晋升”为“老师的老师”

毕业后,通过与童华强校长反复商量,周浩明确了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他拒绝了各大名企抛来的橄榄枝,选择留校任教。他认为一方面自己需要更加全面地学习和深造,另一方面,他也想进入教育行业,为国家培养一批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18年的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周浩过五关斩六将,勇获机械类一等奖。

周浩的成就和能力有目共睹,因而他作为高技能人才由学院报到北京市人事局,拿到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他也用自己的经历向人们证明:“只要遵从内心,锲而不舍,即使没有名校光环,也能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随着北京市的整体规划的推进,机械制造类的企业逐步搬离北京,技术教育前景逐步暗淡。2019年,周浩离职加入北工业原院长童华强创办的职业教育咨询公司,成为一名职业教育咨询师。

他负责的第一个项目是指导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建设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周浩培训的对象中有硕士也有博士,当然他们都是工美景泰蓝和雕漆方向的教师。他终于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蜕变,从教技校学生的老师,摇身一变成为这些老师的老师。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咨询师,周浩的视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执拗地想要学习机械和数控的少年,他的兴趣更多地转向如何做好职业教育这个领域本身。

经过两年的项目运作,他也已经适应了“老师的老师”的这个身份。他每周都要赶到工美位于北京六环外的校园,和他的“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根本不在意自己面前听讲的是硕士还是博士,他只知道,他能够很好地为他们提供课程讲授的改进建议。

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2021年7月,周浩对这些“学生”进行最后一次集中培训。他认真倾听教师们关于教学活动策划案的讲述,并随时进行点评。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完全掌握了景泰蓝制作的一百零八道工序。

周浩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感兴趣,作为“职业教育的受益者”,他也希望自己为技工院校提供的咨询服务,能够为职业教育环境的改善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能够使职业教育本身健康地发展。

已届而立之年的周浩变得更加沉稳,对未来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走进职业教育这个行业后,他感觉自己有必要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教育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想到就做,周浩很快就付诸行动,他先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相关课程的旁听,随后就制定出近期的人生规划,那就是先读非全日制硕士,然后再攻读北师大教育学博士学位。

周浩决定在职业教育这条道路上走出更加稳健的步伐,创造自己的高光时刻。他始终坚信,与普通教育系统走出来的那些人相比,他走的这条路绝不会逊色。

文章标签: # 自己 # 周浩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