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_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tamoadmin 2024-07-03 人已围观

简介1.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2.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3.近几年全国卷1古诗趋势4.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5.《荷塘月色》赏析6.语思:关于诗歌意象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8.徐志摩现代诗歌鉴赏论文诗歌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邃。高考中考查“诗歌鉴赏”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诗歌鉴赏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一、想象

1.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

2.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3.近几年全国卷1古诗趋势

4.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5.《荷塘月色》赏析

6.语思:关于诗歌意象1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

8.徐志摩现代诗歌鉴赏论文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_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诗歌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邃。高考中考查“诗歌鉴赏”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诗歌鉴赏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一、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各种知识以及日后深造的基础。诗歌中的想象丰富而大胆,如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都能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经常鉴赏好诗无疑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诗歌鉴赏试题要求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歌语言、形象、技巧等方面的看法,与过去的客观题相比,这种主观题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诗歌鉴赏试题要求考生灵活运用有关诗歌的知识,对所给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特色进行正确判断和合理的评析,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要鉴赏诗,首先要细心地、反复地、由浅入深地读诗,用心体味诗歌深邃美妙的意境,还要分析诗歌意象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在的涵义。在认真阅读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明辨是非,褒善贬恶的能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泛滥成灾,而多读诗能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诗歌是文学的精华,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读诗使人明理”,诗歌鉴赏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及注意事项归纳!

求知学园 2017-12-14 11:37:27

掌握了诗歌鉴赏中每一个分类中的具体手法,考试中的表现手法题型就迎刃而解。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及注意事项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1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归纳

1.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2.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3.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4.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5.借景抒情

(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难吗

导语:常常把护士称为白衣天使,因为天使是生命和爱的象征,下面是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欢迎鉴赏。

 篇一: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一顶圣洁的燕尾帽

 一身洁白的护士服

 把你们装扮的雪花一般美丽

 轻柔温和的语气

 甜美可爱的笑容

 时时展现出白衣天使的美丽风采

 步履匆匆,夜以继日

 忙碌在病床前

 穿行在病区里

 你们轻盈的身影是医院一道靓丽的风景

 如诗如画,温婉娟丽

 白衣天使的称号被你们用行动诠释

 技术娴熟,观察细微

 答疑解惑,精心护理

 你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与细腻

 让患者鼓起生活的勇气

 让职业创造生命的传奇

 南丁格尔的神灯赞美手中传递

 虽然

 燕尾帽拢住你们乌黑的秀发

 口罩遮掩着你们姣好的面庞

 护士服裹住你们婀娜的身姿

 但是

 你们用神奇的双手把呻吟关闭

 你们用温柔和热情把伤口缝合

 你们用眼神、用语言、用行动

 展示出天使的圣洁和美丽

 你们是爱神的缩影

 用真诚是爱心带给患者健康快乐

 你们是美丽的化身

 用辛勤的劳动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你们是医生的臂膀

 共同谱写着一首感天动地的天使之歌

 你们是健康的卫士

 用灵巧的双手驱除狰狞的病魔

 病人的健康

 是对你们最好的褒奖

 患者幸福的笑脸

 是对你们最真诚的感谢

 白衣天使的称谓

 是对你们最诚挚的祝福

 伴随你们的将永远是

 无限的爱

 怡人的美

 动人的情

 激越的歌!

 篇二: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穿上白衣的那一刻

 一个美丽的名字

 传递着圣洁

 一个个顽疾

 在手下化为乌有

 一个个垂危的生命

 在死亡线上获得重生

 白色

 最简单的线条

 勾勒出人生最丰富的轨迹

 白色

 最平凡的色彩

 绽放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

 是栀子啊

 散发着醉人的清香

 是莲花啊

 出淤泥而不染

 生与死

 只有一帘之隔

 但你让更多的人

 演绎了生命的坚强

 篇三: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给白衣天使》

 医生的职业让他们看起来像冷血

 急诊室、病房里见惯了死亡

 他们冷静的面无表情

 也有病人家属不甘心亲人的去世

 明知道没法救治

 依然跪地祈求医生

 再救救她的亲人

 医生理都不理

 可地震袭来

 天使们个个都守在病人的身边

 坚持把手术做完

 把病人背到安全的空间

 在灾区

 救援的医生泪流满面

 地震

 造成了怎样惨绝人寰的场面

 最不愿看到天使流泪的脸

 灾区里

 并不是天使们的家属都平安

 他们有的失去了儿女

 有的失去了婚姻的另一半

 有的父母双双遇难

 他们把悲伤留在了心底

 他们的眼泪是流给遭难的同胞

 流给没了父母的孩子

 流给失去所有亲人的孤儿、孤老和孤残

 流给舍生忘死的武警官兵和救援人员

 流给处处废墟的家园

 流给他们无法抵抗的天灾

 可我最最不愿看到天使的泪眼

 篇四:歌颂护士的诗歌精选2017你是美丽的白衣天使

 你是患者的守护神

 你稚嫩的纤纤小手

 抚平了我伤痛的心

 我们互不相识

 你献出的爱心却胜似亲人

 啊!美丽的白衣天使

 你为患者献出了无私的爱心

 你有菩萨般的心肠

 你是没有硝烟的军人

 你轻盈的查房的脚步

 酣睡中的我浑然不觉

 你的正确的诊断

 及

 时的遏制了凶残的病魔

 啊!忠诚的白衣天使

 你是所有疾病患者的保护神

 你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颂歌一曲献给您,献给您!

近几年全国卷1古诗趋势

2017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晓之后,学生们虽然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很顺畅,特别是作文不好把握。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

今年的高考试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

(一)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

江苏试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样,结构也基本一样,发生变化的只有一个地方:诗歌鉴赏分值虽然仍是11分,但题目由以往的3道变成2道,每道题的分值也随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许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

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与2016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的正常发挥。

(二)四篇阅读题目没有偏题怪题,但也有灵活性

阅读题目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这使学生觉得试卷很稳定。

两篇现代文的阅读传承性尤其明显,比如《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一文,设置的四个题目: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生活状态。(6分)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13题是依据文本情节对人物生活状态进行分析,第14题对人物情感分析,15题是对多次出现的物象作用分析,题干特别强调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分析。这是模拟卷中时常出现的题型,且和16年的题型非常相似。

而16题,分析结尾处的表达效果,题型完全和前几年一样。如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最后一题1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2014年《安娜之死》最后一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5年最后一题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6年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五年来,设置点一样,问法大同小异,难怪学生觉得熟悉,答题时的思路应该比较清晰。

再来看论述类文本,自2010年《谈静》出到论述思路题开始,除2013年《论名声》没出思路题,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会出到,或全文论述思路,或一段论述层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题就是全文论述思路题。2017年《从脸谱说起》也同样,第二题,也就18题就是要求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

而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一句文本解析作答,和2016年题目几乎一样,非常常规。

所以说,2017的两篇现代文的出题实在是老面孔,“结尾内涵”“思路层次”似乎已经成为江苏命题者现代文的两大情结。

而文言文概括题是“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这道题和2016年“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这道题倒有些不一样,回归到传记类文本一般设题上——关于传主的治学为文方面特点,相对来说要容易许多。第7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对文化常识(即传统文化)的考查,这一题和以往是不同的。但是题目的难度不大,只要在平时学生文言文时稍微注意一下,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是非常容易的。

诗歌两道题: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一题是内容概括,一题是赏析句子,两题都是常见题,特别是第一题,根据中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即使看不懂诗,结合平时了解的陆游特点也能回答出来。

(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变化,题目容量增大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词语、病句、修辞、得体连贯、图文,2016年,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明显不一样,保留了词语、修辞,将考了几年的病句、连贯、图文都去掉了,换成了所引诗词合不合语境、对联和特定文艺演出专场对应匹配、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这样三道题,信息容量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尤其是第四题、第五题。而2017年,同样保留了词语、修辞,把2016年去掉的连贯和图文又拿了回来,2016年的对联仍然保留。五道题难度都不大,但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含量,对联题和图文题都包含传统文化知识。对联题难度不大,结合杜甫的生平和选修教材《唐诗宋词》中《客至》句子“但见群殴日日来”,选出正确答案,就容易多了。这道题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在高考语文复习时,必须紧密联系课文文本,这样的引导很有价值。

图文题要求选出诗句与漫画意境最吻合的,注意漫画的画面内容和各选项中诗句的意象来判断,就容易多了。但是学生容易忽视诗句中意象,靠纯粹去理解诗句来作答,就不是那么顺手了。

总之,“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查,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在整体难度上也超和去年持平。

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一、近20年全国卷古诗鉴赏命题特点

1、分值和题量总体稳定,逐步增加。

从1995年至2017年,全国卷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和题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呈缓慢增加的趋势。95年为1题3分,96至98年为2题6分,99年为3题9分,00年为1题3分,01至04年为2题6分,05年至09年全国大纲卷为2题8分,07年至今的新课标卷分值一直为11分,题目数量为2个。分值从最初的3分增加6分、8分、9分,一直到当下的11分,缓慢增加。试题数量以2个为主,设置1题和3题的试题极少。以上的命题趋势体现了高考试题对古诗词鉴赏内容重视程度逐渐增加的特点。

2、题型整体平稳,稳定中有创新。

从题型上看,95至01年全为客观题,每题3分,选项设置形式为四选一。02年至16年全为主观题,其中02至04年为1题6分,05年以后的大纲卷设置为2题8分,其中每小题4分。07年至16年的新课标卷设置为2题11分,其中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6分。17年试题形式较以往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由一道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组成。其中客观题设置为五选二的形式,要求选出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按照PISA考试的分值设置方法,分为3分、2分、1分和0分选项,分值共5分;主观题分值为6分。

3、考点稳定,题材多样,考点稳中有变,难度逐渐增加。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的考点作出的规定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细化来看,具体考点包括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品味语言(包括句意理解),分析表达技巧、思想内容、情感和风格等。历年的试题都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考点设置范围广泛全面。不同年代试题考查侧重点也有所区别。

(一)1995—2001 95年至01年的试题所选材料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兼顾其他类别。这些作品大多篇幅短小,理解平易,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有些作品还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有的还曾出现在语文教材中,如95年的李清照《如梦令》,98年的贾岛《题李凝幽居》等。诗歌涉及体裁较为广泛,唐诗、宋词、元曲全都涵盖,唐诗稍多一些,唐诗中以律诗为主。从题材上看,也十分广泛,有即景抒情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等。因为全是选择题,题干一般有两种设置方式:1、对这首诗歌文句的解说,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2、对这首诗歌的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这两类题型多考查对具体诗句意思的正确理解和诗歌所使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难度不大,考试内容重视诗歌基本内容的理解。

(二)2002—2007 从02年开始,题型变为主观题,02年至新课标卷之前的试题,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所选诗歌题材以借景抒情诗为主,但取材更为多样,增加了托物言志诗、谈禅说理诗、边塞战争诗等题材,内容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体裁仍以唐诗为主,宋词为辅,元曲很少。唐诗中律诗减少、绝句增加。三是作者以名家为主,如周邦彦、张籍、王维、欧阳修、辛弃疾等,兼顾其他诗人。四是试题数量增加,分值增加。由一题增加为二题,分值达到8分。试题重视对诗歌鉴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试题难度整体平和。试题关注诗歌的语言本体,如设置品味诗歌的重要字词(即“炼字”)、分析诗歌的“诗眼”、诗歌的语言特色与风格,常出现如“请对首句中的某字进行赏析”、“某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等的提问方式。试题关注诗歌描写的基本内容和手法,分析具体意象及其营造的意境特点,因为这是分析诗歌情感的重要抓手。如常出现“某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某句中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此基础上,常常设置第二问,如“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诗的某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这样的试题虽然看起来难度并不大,但确是检验考生是否掌握正确鉴赏诗歌基本方法的好试题,有较高的区分度和较好的方法指引导向。

(三)2007—2014 从2007年宁夏海南率先进行新课程考试后,至2014年命题出现了如下变化:一是所选诗歌不局限在借景抒情诗范围,题材更加多样,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二是体裁上,唐诗保持稳定,宋词显著增加,先秦和明清诗歌也有所涉及。三是作者范围进一步扩大,名家占半、新旧兼有成为最大特点。名家如李白、杜甫、岑参、王维、白居易、辛弃疾、欧阳修、陆游等,这些诗人大多是唐宋诗词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堪称一流,对名家作品的考查更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精华。还有一些较为熟悉的诗人如韦应物、贺铸、梅尧臣、张炎等。为了增加区分度,试题也选取了一些较为陌生诗人如唐庚、赵秉文、钱继章等人的作品。

从设问来看,问题设置讲究梯度,避免突兀,科学性增强。设问或逐一增加梯度,或从不同角度进行考查,前后有承接关系。提问具体且指向性明确,便于答题和评价。这也表明诗歌命题技术和能力不断在进步。从难度看,相比前一个阶段,难度有所增加,从考查内容看,试题呈现三种变化:一是考查多从“景”与“情”的关系入手设置题目,重点在通过对“景”的把握和意境体味来品味感受“情”。这些诗歌的抒情直白与含蓄交织,含蓄者居多,靠“贴标签”的方法解题完全不能胜任,也更能考出鉴赏真功夫。二是加强对诗歌大意的考查。出现如“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的提问方式,像这种直接考查诗句意思的题目以前很少出现。三是淡化技巧辨识,加强分析考查。除了关注诗歌“写了什么”,还深入考查是“怎样写的”。但并没有在辨识表达技巧上设置障碍,而是降低梯度,淡化技巧辨识,很多试题直接给出具体技巧,作答时只需分析技巧在的具体表现即可。

(四)2015—2017 15年至17年的试题,在命题上呈现出以下变化:一是诗歌篇幅加大,字数有所增加,阅读难度稍有提高。一些较长篇幅的诗歌节选内容开始成为命题素材的新宠,如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同时诗歌的写景内容有所减少,叙事性增强。二是从体裁上看,唐诗数量减少,宋诗数量显著增加,16年有一首,17年有二首。三是题材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诸如题画诗等类型的诗歌。四是设问除了更加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之外,也开始重视课内外的结合,重视课本知识的迁移,如常设置将诗歌与初高中课本所学诗歌进行某方面比较的试题。如“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17年开始增加了五选二的选择题,减少一道主观题。选择题的考查内容更加细化,如涉及对某一联内容的分析,对诗歌人物形象的分析等,考查更加注重对文本细读的能力。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试题难度并未因主观题减少而有所下降。

二、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备考策略

2018年是新课标修订后的首次高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古诗词鉴赏试题的命题将在保持稳定基础上,更加注重对阅读素养的考查。从备考层面看,需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好复习准备:

1、对初高中规定的篇古诗词背诵篇目中的古诗词内容,主要内容、典型手法和情感必须十分熟悉,并形成知识体系。重点关注的篇目有:

《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渔家傲》《浣溪沙》《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游山西村》《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登飞来峰》《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

2、要增强读懂诗歌的能力,对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意义、语法句法特点、典型意象、主要题材类型都要加强复习,烂熟于心。

3、认真研读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选择题,揣摩设置答案的途径与方式,有的放矢复习。

《荷塘月色》赏析

往年大多高考试题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叙事诗作为鉴赏材料,可见叙事诗的重要性。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叙事诗的答题 方法 和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阅读宋人刘克庄的诗《北来人》(二首),回答: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叙事诗的特点就是“以诗叙事”。这里,有个根本性的矛盾:“诗”要简,贵在省字约文,意在言外;“事”要细,妙在交代清楚,具体生动。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有二:一是善于选点(或者精于剪裁);二是寓褒贬悲欢于叙事之中。

先说善于选点。最佳的办法是选那些最富特征的点,如果选到既传神又有对比性的点,则更好。一般而言,一件事情如果有多人参与,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物加上不同的时间,就会产生或前后或彼此之间的鲜明对比(衬托)。如《北来人》,写的是一个从金人统治区(北方)南逃的人,诉说故都荒凉景况和自己的悲惨经历。诗歌通篇都是这位“北来人”说的话,作者没有铺叙事件,也没有穿插任何评判的语言,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却从叙述中体现出来。原因是作者选取了很有对比度的两个点:第一个点是“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和“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前者表现北方的遗民始终保持复国信念,以致把边境传来的于南宋不利的消息,当作谣言;甚至旧日京师的妇女,虽已素发飘飘,但衣着装束仍是当年模样。后者写的是“北来人”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南宋后,看到的却是,深宅大院里,当权者整日歌舞宴乐,不问边关,不忧国事。第二个点是“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即当初逃离北方时,“北来人”有一个完整的十口之家,而今天却只剩“北来人”一只“独雁”了。这两个对比彼此映照,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百姓的流离之苦就跃然纸上了。

再说寓褒贬悲欢于叙事之中。《北来人》中的“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一句,写的是北宋陵园和宫殿在遭到金人毁坏后的残破荒凉之景。一个“残”字,显示了陵园的悲惨变化;一个“泣”字,寄托了遗民的亡国之痛。其实,这种手法在杜甫的“三吏三别”的叙事中,已经得到充分地运用了,“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中的“独”字,就透出了一股凄凉悲苦之情。

除此之外,“叙述者”的合理选择也是写作叙事诗时要考虑的一个要素。一种选择是由“当事人”来作为“叙述者”,这样显得真实自然,令人信服。当然,“当事人”既可以是作者,如杜甫的《石壕吏》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也可以是事件当事人,如这首《北来人》。一种选择是用第三人称,如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这样便于作者站在客观立场上,作多角度的叙述和自由的议论。

那么,如何根据叙事诗的特点来确定答题策略呢?

首先,据“事”探“情”。阅读鉴赏时,要根据“事”的属性,探究“情”的类别。通常情况下,“事”喜则“情”喜,“事”悲则“情”悲。比如,《北来人》中,以“北来人”的口吻叙述了所见所历:所见的是“东都”的“白发”和尚留着北宋时期“妆髻”的“凄凉旧京女”,所经历的是由“十口”之家而成“独雁飞”的悲苦。据此,我们就要根据事情,探究情感:“白发多”也好,尚留旧“妆髻”也罢,不外是心怀故国;由“十口”而“独雁”,当然是颠沛所致。其结果就是:所见,表现了亡国之痛;所历,表现了流离之苦。

其次,按“点”索“技”。如前所述,叙事诗中所记的“点”一定得精选。作者高明的技巧,往往就体现在选点上。如果选的“点”与“点”之间有对比度,那就用了衬托、铺垫或者对比等技巧,如《北来人》(二首),作者在第一首末尾似乎不经意地叙述了“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这样一个点,但是当看到第二首的“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这一句时,就会发现,作者显然是有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即用权贵的宴饮之乐、不问军情来对比百姓的故国之思,表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起到了加强叙事效果的作用;如果叙述中穿插了评论,那就是述评结合,虚实相生。比如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是一首为盛唐著名画马大师曹霸立传的长诗,全诗40句,除了用了对比、烘托等手法表现曹霸的高超画技之外,还有不少的 句子 是作者在评画论画,比如“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这一句,就饱含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其三,平中见奇。叙事诗,貌似平淡无奇,但作者的情感往往藏在某一个平凡的字眼里,如果细加体会,就会发现静水下的波澜。《北来人》(二首),在叙述“寝园”“废殿”的景象时,在“石马”前用了一个“残”字,在“铜驼”前用了一个“泣”字,在此,我们可以发问:“石马”为何而“残”?“铜驼”因何而“泣”?不难发现,一“残”一“泣”,流露了主人公国破家亡家后的凄凉与孤独。这就是以简驭繁,情藏事中。

叙事诗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相关 文章 :

1.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2. 高中诗歌解析技巧有哪些

3. 高中语文选修诗歌鉴赏手法归纳

4.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

5. 高考必备语文知识点大全

6.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分析

7. 公共课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8. 中考语文选择题技巧

9. 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解题技法

10. 2017年成人高考议论文范文(2)

语思:关于诗歌意象1

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去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象“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

选择以意象为抓手,破解诗歌,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灵魂。古诗词的情感和整体审美效应是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的,作者通过意象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读者通过想象发掘意象中的内涵与体验;因此意象是连接主客体的情感桥梁,是交流审美经验的纽带,是欣赏者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灵魂。

其次,以意象为抓手赏析诗歌符合诗歌的本质特征。比起其他文学体裁,诗歌的抒情性最强,情感最浓烈。然而受中国自古以来含蓄蕴藉的表达习惯的影响,诗人总较少在作品中直抒胸臆,即使强烈到喷薄欲出的情感,在表达时也会迂回曲折,或是借景抒情或是托物言志。因此,诗人便有了借助客观物象来寄寓主观情感的习惯,渐渐地借助意象表情达意便逐渐成为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艺术举措。诗人们借月思乡怀人,借酒宣泄心中苦闷,借雁捎去想念,借柳诉说留恋不舍,借镜感叹韶华易逝,借江水抒写无尽愁绪,借空山表达归隐之志等等。在前人的无数诗歌创作中,部分意象脱颖而出,备受青睐,逐渐突显出自己的独特地位;同时,常用意象的深层意蕴和多层内涵在众多诗人的众多作品中也逐渐被统一化、固定化,成为了大家的普遍共识,如:遥寄一颗红豆,你便知道我在想你。这是属于文学的浪漫,文人的浪漫。

再次,从意象角度解读诗歌便于突破古诗词教学核心问题。从意象角度解读诗歌既符合古诗词的特质,也自然成为诗歌鉴赏的好的突破口。诗歌鉴赏常考内容包括意境、人物形象、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以上难点几乎都涉及到了意象这一重要的抓手:意境是意象组合形成的艺术境界,人物形象是放置在由意象组成的画面当中的,情感表达的载体也正是一个个的经典意象。因此,以意象为抓手鉴赏诗歌有助于攻克诗歌内容、情感、技巧、主旨等多方面难题,从而有效突破诗歌教学的核心问题。

最后,基于意象赏析的诗歌鉴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有如下诠释:“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品位、以及审美体验、评价能力和审美表现、创造能力。”基于意象赏析的诗歌鉴赏从明确意象、分析意象特点及内涵、赏析意境到借助意象把握诗人的处境遭遇、情感志向再到全方位把握诗歌主旨,每个环节都是培养和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审美品位获得提升,创造潜力得以激发。

受我国文学作品凝练、含蓄这一语言风格的整体影响,作为“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中国诗不仅在篇幅上要求短小精悍,在抒情方式上也少见直抒胸臆,而以委婉、曲折的表达更为多见。诗人词人们对于内心情感的抒发往往不是直接流露,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诗词创作十分常用的手法,造成“言在此意在彼”的艺术效果。于是,便有了一个属于诗歌的词语——“意象”。意象中的“象”指客观的物或象,“意”指作者的主观情感情思。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情思倾注于客观物象之上便形成意象,即诗歌中的意象一定是被作者赋予了某种主观情感,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它既是对现实生活中重要物、象的采撷,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也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提到“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诗歌的巨大魅力之一往往就在于诗人所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并借此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意象产生之后,特定意象的深层意蕴和多层内涵便也随之逐渐的确定了下来。如:“月亮”表达“思念”之情,塑造的往往是游子、思妇的形象;“菊花”象征不畏权贵,追求淡泊,塑造的往往是隐士的形象;“柳”因谐音“留”而含有依依惜别之意,塑造的往往是离别友人的形象;“雁”因“足系书”可传信,被寄予羁旅、牵挂的情感,塑造的往往是相思之人的形象等等,类似的意象十分之多,不胜枚举。

徐志摩现代诗歌鉴赏论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说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

原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宋代: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释义: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扩展资料:

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

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

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百度百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 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 式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在诗人有节奏有韵律的吟唱中,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愁绪也在变化、扩散开来。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雅,又采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 。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歌如赏画,而感受到的是诗人那淡淡的离别之恋之愁之哀。

Easier said than done.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文章标签: # 诗歌 # 诗人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