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状元的家庭出身,高考状元原生家庭

tamoadmin 2024-06-20 人已围观

简介1.17年过去了,高考900分摘状元,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怎样?2.广西高考文科状元:用成绩安慰病中的妈妈3.“高考状元案”:好学生承担过重压力,一怒成为凶手,结果怎样?4.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5.原生家庭让人生不如死,和解还是决裂?这些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6.她高考627分摘得山西状元,清华北大等名校抢着要,后来怎样?7.我国首位“高考女状元”4

1.17年过去了,高考900分摘状元,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怎样?

2.广西高考文科状元:用成绩安慰病中的妈妈

3.“高考状元案”:好学生承担过重压力,一怒成为凶手,结果怎样?

4.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

5.原生家庭让人生不如死,和解还是决裂?这些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6.她高考627分摘得山西状元,清华北大等名校抢着要,后来怎样?

7.我国首位“高考女状元”43年前拿下全国第一的分数,如今发展如何?

8.1977年,3个孩子的父亲参加高考得了状元,后来怎样了?

高考状元的家庭出身,高考状元原生家庭

大多数父母总希望孩子能在学业上走出一条成功路,而影响孩子学业好坏的因素可太多了。我们不难发现,凡是真金白银的学霸,不管是他本身还是他一路成长的家庭等,皆闪闪发光。

012020年全国68位高考状元出炉,优秀的造就其实是相通的

这些学霸的成绩和采访也在不断刷屏。同样是十二年寒窗苦读,这些学霸们可供其他孩子学习的点其实多是共通的,当然也可供家长们修缮育儿经。

68位高考状元接受媒体采访,其中考取722分的北京状元王淇颖、考取725分的湖北理科状元唐楚玥、考取726分的重庆理科状元谢欣颖、考取694分的山东状元孟令昊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实不难发现,这68位高考状元基本就读省重点中学,比如王淇颖来自人大附中,唐楚玥来自武汉的华中师大一附中,这些中学在当地是最好的,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

这些学霸不仅学习成绩好,且还拥有各项非常拿得出手的技能。比如唐楚玥虽是理科生,但是书法非常出色,表演话剧和拉提琴也不在话下;孟令昊则是学习之外,雷打不动的天天晚自习后练琴两三小时,如今已获大提琴十级证书。所以,高考状元从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关于这些高考状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家长在育儿方面都非常有智慧,谢欣颖的爸爸就透露“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很重要”,他基本不强迫孩子学习,一般只帮忙检查她的作业。而谢欣颖在学习上非常自觉和自律,基本不用父母操心。

02这4个不起眼的细节,影响孩子的未来

①学习环境优越

孩子身处的学习环境对他的上限至关重要,当他身边都是名师名教和孜孜不倦求奋进的学霸同学,他也会不自觉的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台阶。

②家庭氛围民主

氛围民主的家庭更能培养出学霸,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是赞美鼓励引导的,山东状元孟令昊就透露,即使自己考砸,也一直都是给予安慰,表示“他们特别懂我”。

③父母自律示范

父母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在孩子学习问题上也发挥着巨大的力量。如今手机不离手已成多数现代人的习惯,父母需要向孩子展示自律,将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或工作中。

④孩子兴趣广泛

学霸多拥有活泛的头脑和广泛的兴趣,因此能够劳逸结合,学习效率很高,真正实现学习时高度专注,玩乐时大展拳脚。总之,能将书本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实现全面的优秀。

03结语

不管今年还是往年的高考状元,其实他们多出身于普通家庭,而他们的优势就是有开明智慧的父母,将他们一步步向优秀成果的道路上引导。所以想要孩子向优秀靠拢,父母也得打铁自身硬。

17年过去了,高考900分摘状元,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怎样?

长得最好看的高考状元:郭文韬。

郭文韬,1991年4月生于甘肃平凉,2012年以671分的裸分成绩获得青海省高考状元。同年,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郭文韬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且他还有兄弟姐妹四人。尽管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他的父母都十分支持他的学业。

为了供他上学,他的父母在生活上十分节俭,甚至在他考上北京大学之后,他们都很少买肉吃。郭文韬在学习上一直都很努力,尤其是在高中时期。他曾在北大附中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期间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进入北京大学后,郭文韬在光华管理学院学习金融专业。他在大学期间也表现得十分优秀,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此外,他还曾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郭文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是“捡回珍珠计划”公益项目的志愿者,为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此外,他还曾参加过多场公益讲座和演讲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故事,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努力学习。

高考状元热捧缘由:

作为一个曾长期实行科举取士制度的国家,羡慕和追捧考试优胜者,是集体意识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而且,高考状元往往意味着刻苦的意志、远大的志向、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适当推崇或可对青少年形成一定的激励。

受利益的驱使,对学校和部分商家而言,“高考状元”是摇钱树一般的存在,给学校、教师和相关商品贴金增值;同样在部分媒体人看来,参与“状元经济”能制造新闻看点、为景区景点作宣传、提升知名度、拉动媒体广告发行增收,宣传或炒作状元自然热火朝天。

广西高考文科状元:用成绩安慰病中的妈妈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北宋汪洙《神童诗》

寥寥数语,道出人生真谛,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了很多书。学习也是一样长期的过程,过去的成绩不代表着现在,更不代表未来,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继续辉煌!

我国每年高考都有许多状元,但是他们考得状元只能代表自己有学习能力,对高中知识理解很透,但是并不代表着他们前途无量。因为就曾经有高考状元在上大学后,迷恋游戏而荒废了学习,最终不得不退学。本文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位高考状元的故事!

13年前,广东男孩谭志佳,高考以900分的优异成绩摘得状元,成为高明一中走出去的首位高考状元,最终他也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任高明一中的校长说,谭志佳是一个寒门出贵子的例子,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

不过,多年后的谭志佳却说:“状元只代表过去的努力,如果上了大学不继续努力,也将一无所获。”

如今,成为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的谭志佳一直不忘初心,坚持努力学习。虽然每天他在实验室都会遇到失败,但是他推倒又重新开始。

一、出身寒门的状元

谭志佳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虽然出身寒门,但他从小受父母教导,懂得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他的学习一直以来比较好。

高中时,他考进了佛山市一所普通中学——高明一中。虽然他没有天赋异禀的才华,但是他有一股持续努力的韧劲,上教室最早,下课最后一个走的都是他。因此,在高中三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03年高考,谭志佳以900分的高分,摘得广东省状元,成为了高明区有史以来的首个全省高考状元,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二、北大四年自力更生,不忘学习

上了大学,谭志佳依然不忘学习,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每年都获得奖学金。

学习之余,他还去做了许多报告和讲座,以及参加了一些商业性质的活动,也做过兼职家教,所以大学期间的学费他都是自己挣。

性格随和、待人热情、做事认真的他,还连续做了四届班长,深受同学和老师喜欢。

三、如今怎样?

2007年7月,由于父母不放心谭志佳“走得太远”,北大毕业的他放弃德国留学的机会,选择来到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硕博连读学位。

在港大学习期间,他依然坚持努力学习的习惯,并因成绩优秀,每月获得约1.5万元的奖学金。

15000元,对于谭志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得到钱的他想到了家人。他将奖学金分为三份:一份留给自己做学费和生活费;一份用来供读华南农大的弟弟;还是一份就是给父母改善生活。

经过多年的学习,谭志佳现在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骨骼畸形遗传病理研究。而且他也已经在香港娶妻生子,生活稳定。

事业有成的他还不忘回报家乡,他免费为在香港的乡亲子女辅导学习,还担任旅港高明同乡会青年社会工作团副团长职务,并加入了广东高明政协 ,为家乡建设出力。

四、结语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谭志佳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了这10个字,如果他上大学后没有“勤”,就没有现在的他。也只有持续的“勤”,他才能在将来的科研道路上不断地开花结果。

而很多人往往把成功原因总结在天赋上,认为一个人智商不高就不会成功,却忽略了一个人再聪明,如果没有足够的“勤”,也终将是“伤仲永”。

对于谭志佳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高考状元案”:好学生承担过重压力,一怒成为凶手,结果怎样?

用成绩安慰病中的妈妈

文科第一名:河池高中 刘成城 高考总分:650分(含10分加分)

单科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39分 英语148分 文综226分

刘成城以650分的高分夺冠,他的班主任黄老师觉得并不奇怪。黄说,虽然考试竞赛经常飚出黑马,但在高考这样的竞技中名列前茅,没有谁不是以综合实力为后盾。刘成城生长在宜州一个普通家庭,是个懂事而孝顺的孩子,学习踏实,做事有板有眼。高考前妈妈病了,他在学校住宿,没办法照顾妈妈,就加倍努力,“想考个好成绩,让妈妈高兴高兴”。

刘成城如愿以偿。

昨晚,记者连线刘成城时,他正守在妈妈的病床前。聊起高考成绩,刘只简单地讲了“做好练习、超常发挥”几个字。随后,刘用一种这个年龄的孩子少有的淡定语气说,无论是现在的高中还是将来的大学,都是将来的跳板而已,名次什么的,不是他关注的,他更关注今后能否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够用到社会上。

记者还了解到一个温馨的故事,刘成城所在的河池高中文科班赴考前,班主任黄老师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彩纸,上面是黄老师用毛笔写的鼓励话语,每个孩子的都不一样。刘成城得到的是一张绿色的纸,上面只有4个字:挺进一甲。

黄老师说,绿色表示顺畅,一甲代表前三名。

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

旦许多优秀的学生被贴上好学生的标签,它就像一个标签。一开始,人们只会为学生的错误找借口,也许这是对好学生的偏爱,但一旦学生真的变形了,人们就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他们。

因此,如果好学生犯了错误,惩罚可能会比差学生更严重,因为失望和蔑视是对一个被高高在上的学生最大的惩罚。

原生家庭给孩子的阴影难以治愈,也不同于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说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总是失败,他可能已经失去了想要学习,但是原生家庭性格缺陷,普通人可能很难探测到,它是一个品牌,而不是剥皮抽筋很难转变。

曾世杰,1989年出生在贫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他的家庭非常贫穷。他的父亲沉迷于,他的哥哥很早就辍学出去工作谋生。

shih-jay tzeng 2005年,第三年,母亲失踪半个月后,尸体被发现在硅谷,法医尸检在他面前和他母亲的身体,他只有16岁,但我的父亲和家人不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对他的影子,他思想的刺激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Shih-jay曾参加2008年高考时,得到了609点,称为好奇的男孩,他终于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能力的研究中,母校,把他的名字放在荣誉,然而,他的父亲为了节省成本在家里,想让他报考点或免费的师范学校,但Shih-jay tzeng没有听他的话,选择四川大学。

父亲对他的不听话非常生气,于是曾志杰要求他花6000元换专业。他不想还钱,所以要求他先欠钱换专业,但曾志杰从未提过换专业的事。

每次他们出去吃饭,都是aa制。然而,每顿饭后,曾晶都会饿好几次。此外,他的学费是通过助学金和贷款来支付的,甚至他的高中学费也有补贴。

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想摆脱贫穷的生活,智洁曾庆红对你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在大一的时候,很努力,但总是得不到学习,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总是比别人低,也没有的结果对他打击很大,他大二开始下降。

大学二年级,他开始沉迷网络游戏,也将和同学打架,老师和学生的眼睛他的行为,有些人也担心他,鼓励他班长的班,老师也跟他说话,没有对他惩罚过度行为,比如逃课,但是他似乎是一个铁的心不想与世界战斗,之后从未回头。

在袭击之前,他曾在同学面前说过他想,但学生们把这当作是正常的愤怒,通过言语发泄出来,不想劝阻他,也不想告诉老师。

2010年3月30日晚上9点,曾志杰来到学校的明园湖,了一名姓彭的女学生。张某是一名志愿者,他被刺伤,随后刺伤了一名姓唐的男学生。在现场,曾被学校的保安和学生抓住,并报了警。2014年,曾志杰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一个普通的学生,原本因为优秀的结果已经被老师对同学的爱嫉妒,但最终也是因为同学们嘲笑,原生家庭不幸伤了他的心也是一种存在,他将永远无力反对到无底坑里,最后也让他拿走了别人的生活。

原生家庭让人生不如死,和解还是决裂?这些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2003年的中科大少年班以其标志性人物宁铂的出家而宣告失败,早已说明单纯的注重培养神童的知识储备,不仅造不出杰出人才,甚至连“人”也很难培育出来。

尽管人们也知道“伤仲永”的道理,但是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依然跃跃欲试。

例如,10年前的泰安“小神童”的苏刘溢,7岁读完初中,还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希望英语大赛泰安赛区一等奖等,10岁以566分考入南科大,最终入学一年后退学,泯然众人。

苏刘溢

更有甚者,在3年前,同样是10岁的河南女孩张易文以352分,考上商丘工学院,如今毕业出来工作了,却还童心未泯,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米酱下面分享的状元故事,就值得每位家长和同学们学习了。

11年前,16岁黑龙江男孩王百洋,高考以716分摘得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物理系。

而他本身就是一位神童,3岁已经认识3000多个字,4岁便可单独完成阅读。但是父母并没有让他过早成长,而是让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正常学习。

当年黑龙江采用的高考试卷是九省通用的试卷,王百洋的高考成绩分别为:语文128分、数学149分、外语144分、综合295分,总分是716分,为九省理科第一,所以也被称之为九省高考状元。

那么,九省高考状元是如何炼成的?

王百洋出生于黑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自由职业者,母亲是一名护士。受父母的影响,王白洋从小就对文字很感兴趣,且一教就会,三岁认识了3000字,四岁时就已经能独立阅读了。

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喜欢阅读。父母知道他的这个爱好,从他四岁起,父亲经常带他到书店里看书。他尤其对科普方面的书和地图册很感兴趣,并对于一些历史故事书籍也情有独钟。而父亲每次到书店看到有他喜爱的书籍,也都会买回家,让他慢慢看。

怎样选择一套孩子喜欢的图书?米酱推荐一套儿童图书给家长,这是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编写的《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史》。

这是一套献给孩子关于世界历史的绘本书,把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到21世纪的全景世界史,用一个个有趣又有料的史实故事,呈现出来。而且书中数百个经典历史故事都是精心挑选的,叹为观止的全景图画有上百张,还有数十幅精妙绝伦的历史地图,让孩子看了爱不释手。点击下面链接可以购买

王百洋也正是因为阅读了许多儿童书籍,不仅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还显露出他超常的数学天赋。他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曾经两次跳级,小学只念了三年半,初中一年级没念。

他父母并不是有意让他跳级,当中也是有原因的。

王百洋本来是在哈市奋斗小学读小学的,但是到四年级时随父母到了大连,直接从4年级跳到了5年级。然而,他在大连才读了一年,又回到了哈尔滨。这时问题就来了,哈尔滨实行的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王百洋不得不直接上了初中。

父母知道孩子在学习上异于常人,但同时也知道拔苗助长的后果会导致孩子心智发育跟不上,最终泯然众人。所以在初中高中的6年时间里,他们教王百洋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正是因为如此,王百洋对高中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学习成绩排名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在2009年1月,就被保送上北大。而且,他在高考中以716分的高分摘得了九省理科状元,最终收到了北大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11年过去了,王百洋的现状如何?据了解,他在北大修完本科毕业后,选择到美国西北大学继续深造,并说希望将来学成归来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天才少年的培养教育,在如今看来,王百洋的父母的选择是对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当发现孩子天赋异禀时,还需要懂得珍惜,不让孩子过早地承受环境压力,让孩子自然成长,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对于王百洋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她高考627分摘得山西状元,清华北大等名校抢着要,后来怎样?

2018年春节前后,曾经的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王猛(化名)的万言书揭开了天下儿女控诉亲生父母的大幕。

不扒不知道,却原来,这世间,有那么多三观扭曲的爸妈,那样多不堪的原生家庭,那么多曾经倍受摧残的孩子。 触目而惊心!

万言书控诉父母的王猛12年春节不回家,六年前与父母决裂,拉黑了父母所有的****。

?那么,一刀两断真的是割裂原生家庭伤害最好的方式吗?

那些拉黑父母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让人生不如死的原生家庭,和解还是决裂?

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那些从“无助的小孩”成长为大人的他们,尤其关注了那些“脱胎换骨”的后来……

在王猛的万言书里,他讲述了从小到大的“不幸”,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时,班里文艺演出。老师要求穿短裤,妈妈非让他穿长裤,连他提出要带短裤备用,也被妈妈否决。从小到大,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父母的审美来选择,没有尊重他的意愿;

?比如,五六年级时,王猛对奥数感兴趣。但妈妈不乐意他学习奥数。有一次他外出参加奥数比赛,文件夹丢失。妈妈非但没有安慰他,相反告诉他:“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比如,由于父母的照顾,王猛从小不会剥鸡蛋,在遭到亲戚的嘲笑时,父母也没有出面保护过他。

比如,高二时因为周围环境不利于学习,王猛提出想调座位,父亲还打骂他:“学校凭什么给你优待“,”你必须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比如,高考时,王猛想考到外地的学校,遭到父母的反对。本以为考到北大就能摆脱父母的掌控,但父母却交待北京的大姨,让她照顾王猛。就连到了美国,父母也拜托熟悉的朋友对王猛进行照顾……

关注了这则万言书后面的留言,同他们的遭遇相比,王猛的父母“简直弱爆了。”

?“晴天”的爸爸风流成性,居然将小三带回家,于是,懦弱的母亲将全部的委屈、愤怒都发泄在弱小的儿子身上,最激烈的一次,母亲从厨房冲了出来,拿着菜刀追着他砍。

?“卿卿”小学四年级时,身为包工头的爸爸破产了,每天在家里喝酒,爸爸打妈妈,妈妈就打他。后来,妈妈离婚再嫁,他去找妈妈,结果妈妈不让他进门,他跪下来求妈妈,妈妈让继父出门,把他连打带踹地撵走了……

比如,“JHL”说:“王猛,跟我比,你的爸妈已经相当负责任了。妈妈是卖服装的,生意的好坏决定了她对我态度,生意不好,我就是她暴打的对象,而爸爸从来都没有管过我,却时常逼着我去帮他跟妈妈要钱,要来了,就亲一口,十天半个月看不见人影儿。要不来,就打一顿。有一次,我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接到老师的电话,他们俩第一次结成统一战线,冲到教室里,对我一顿混合双打。更丢人的是,打够了,他们当着老师和全班同学的面,互相指责,然后,两人翻脸,又对彼此动起手来……就算是此时在网上写这些字时,我的心依然如当年一般的颤抖,哪怕我如今已经是一个初中生的爸爸。” ……

翻阅了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将近600万的成员实在触目而惊心,而那里的每一个故事独自拎出来,都令人深深心寒。 罄竹难书,那些亲情的苦水不断挑战最坏想象力的下限:这世间,真的有这样的爹妈吗?

就像网友“过来人”总结的那样:这个世界有很多愚昧的人,贪婪的人,歹毒的人,心胸狭窄的人,狡诈多疑的人,好高骛远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暴躁鲁莽的人,仗势欺人的人……难道这些人做了伟大的父母,这些劣行和缺陷就一夜之间消失了么?

不,不仅没消失,反而在自己孩子面前最真实地展现着。慢水煮青蛙似的伤害着孩子的感情,身体力行地传递着这些品质。孩子往往就是第一个或者最大的受害者。

这样的伤害,有解吗?

总有一些人,在吐槽抱怨心寒之外,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比如—— 作家周冲最好的朋友可二,就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 在他10岁时,盛夏的半夜,他的叔叔——亲叔叔——用炸药,埋在他们的墙根下,点燃引线,炸毁了他们的房子。当时全家人正在安睡,父亲、母亲、他、弟弟……

谁也没想到,那样静好的夜晚,一场爆炸会突然发生,摧毁了他们安稳的生活。

万幸的是,人没有大事,大家从废墟中爬出来,除了少许皮外伤,没有人缺胳膊少腿。 只是,叔叔自杀。 父亲从此疯了。 在可二大学毕业之后,弟弟失踪,十年不知音讯。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遭遇了这样的噩耗,他的精神创伤自不可免。

?但是,周聪说:“可二是我见过的,最聪明、最博学、最有趣、最通透、最有灵气也最接地气的人……没有之一。”

他是怎么样做的?

?读书,读海量的书,自己将自己了解得跟个透明人一样,然后,和自己的躁郁症和平相处,状态好的时候,创造一切机会去工作,去改变……

周冲认识可二将近十年。十年里,没听过他一句对原生家庭的抱怨,没听过他指责疯癫的父亲只字半言。相反,只听过他说:他们又不可能完美,我怪他们有什么用。一辈子寄生在原生家庭上的,都不是真正的大人。

是啊,只有开始明白,脱离原生家庭的那一刻,人生,就不是别人的人生,困惑是自己的,喜乐是自己的,荣光是自己的,阴郁是自己的……一切都是我们主动创造的,怨不得任何人。

如此,成长,才会慢慢发生。

?强大,不是指你有多厉害,而是指你有能力去选择。 然后在那更宽广的地方,你会认清一件事:父母不可能给予你所有,但你,可以给自己想要的一切。

也就是说,只有失败的人,才会不停地让原生家庭背锅。

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个公司内部演讲小视频,令人泪木。

主角孙涛是笔者的朋友加师长,才华横溢,为人阳光坦荡。

直到看到小视频后,我才得知他出生于一个父亲任性而母亲强势的家庭,时至今日,他已经是一名省级图书馆的馆长,但依然是父母眼里,一个随时可以拿过来就骂的人。

比如,最近的一次,父亲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病导致的脑梗阻入院,只因他将爸爸同学给爸爸送来的高糖蛋糕送人,父亲对其破口大骂,然后,又因住院多日未查出右掌发麻的确切原因,母亲在医院的走廊里,狠狠地骂了他,说他“无能、废物”…… 相熟的医生非常不解:“这真的是你爸妈?”

如假包换。

他对父母的总结是“低情商,唯利是图,铁石心肠。”他们的一生,没常识,没朋友,没爱好,在彼此内耗中,过了一辈子。

?孙涛的初恋是在对方父母的强烈反对中夭折的,女方家里无比了解孙涛的爸妈,坚决不肯让女儿嫁到这样“杀气腾腾”的家。

?是这件事情给了孙涛最深刻的伤痛与警醒,他拼命地读书,心理的,文学的,生物学的,生生从一个工人之家走向了省级图书馆馆长的位置。 他酷爱书法,利用周末时间开设了公益的书法课堂; 他钻研厨艺,真的做到一年365天不吃重样的菜品; 他是国内最早的跑马爱好者,如今已经完成了143次全马; 同时,更圈内知名的宠妻达人,坚持认为妻子是自己人生中的最爱,也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在一次“读书改变命运”的公司内部演讲中,孙涛首次公然“揭露”了自己痛苦的成长经历,也分享了是读书让自己产生“脱胎换骨”的智慧与勇气,他现场为大家背诵了长达20页的《百年孤独》,并流着眼泪对大家说:“那时候,每被他们骂一次,我都关起门来,把自己捂在被窝里,大声地背诵这本书。背着背着,我就没那么悲伤了,就觉得自己虽然是他们生的,但书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再生父母。”

这段视频无意间流到了网上,熟识孙涛的人才知道这样的他,有着那样痛苦的成长经历。

?“脱胎换骨”的孙涛在传统意义上的功成名就后,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在既往的生活轨道与教训型亲子关系中,但孙涛没有选择与这个原生家庭决裂,依然每周会回家探望父母一次,给他们做一顿营养与健康兼顾的晚饭,把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跟他们说说,如果氛围再好一些,就带他们出去散散步,再好一些,每年都带他们出去玩一次。尽管每一次的饭都吃得支离破碎,每一次外出两人都会以吵架收场,但孙涛能够做到“你们吵你们的,我做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的那部分。”

?每一次的不欢而散,孙涛都会轻轻拍拍自己的肩膀,对自己说:长大后,我终于没有成长他们。而他们,却是我终生的反面教材。

?吃原生家庭的堑,长一生的生长之智,不断重生与新生,而不是沦为不幸的复印机,这是我见过的最健康的基因突变。

老友老崔也是出身悲催的那一伙的。

?1994年上了大学之后,他再也没有要过父母的钱,也没有回过家。

父亲曾经将断绝父子关系的信寄到了校长办公室以羞辱他。所以,直到毕业后留在北京,娶妻生子他都没有回过老家河南。

?2012年,不相往来的父母突然来北京找他,原来父亲患上了肠癌,无钱救治方想起他还有一个儿子。 父亲母亲是到了北京站给老崔打电话的。老崔让父亲住进了医院,给母亲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请了护工,就像招待一个远房的亲戚那样——出钱可以,出感情,对不起,没有!

?三个月后,父亲术后情况稳定,要求回家。老崔心一软,还是决定开车送他们回乡。谁知,车子刚一进村子,便被碰瓷,一只母鸡“看在乡里乡亲的面子上”要了800元,父母回家抄起家具便与其对命……

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崔第一次重新审视自己那个地势偏远的小乡村,比自己离开时更加破败,土地荒芜,可以离开这里的人,再也不肯回来。

这里的人跟这里的土地一样,没有任何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只有输出,没有反哺,物质与精神都在透支中,沦为废墟。

而自己那贫穷、算计乃至恶毒了一辈子的父母,是他们性格的悲剧,又何尝不是这片贫瘠的土地给养出来的残次物种?!

?本来想连夜回程的老崔没走,留下来帮父母装修了一下老宅,给他们都换了智能手机,家里安装了WIFI。老崔离开的那天,从小到大,从来没送过他上学的父亲母亲跟着他车后面跑,老崔哭了,又拉着他们去了北京,教他们用手机,教他们怎样坐地铁,陪他们去了故宫、长城,然后,实在请不出假了,就手机指挥他们怎样坐公交去各个景点,告诉他们中午吃什么,晚饭做什么……

三天后,父母终于等公交车不夹塞了,不随地吐痰了。

?五天后,父母做的菜终于没那么咸了。 七天后,父母已经能够跟上门送快递的小哥说“谢谢”了。

半个月后,父母想家了,回到老家后,母亲给老崔发了一条语音:儿子,有你,爸妈的这辈子才算没白活。

?……

?这句话,令老崔泪流满面,他庆幸于自己没有在怨恨里,成长为跟父母一样的人,但更骄傲的是,自己成长得很好,可以在若干年后,成为父母的家长,去重建他们被贫穷或愚昧限制的认知。

有些父母真的不具备为人父母的资质,可是,对于他们,为人子者,除了抱怨与决裂,还有另外一种更高级的选择,那就是反哺。

一位哲学家说过,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生命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有些人会将自己留在童年期,一直纠缠在对父母的怨恨中拒绝改变和成长,而有些人,为了追求饱满而幸福的人生,从童年的茧中奋力挣脱,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

?告别童年,选择强大,勇于反哺,这些曾经拥有不堪的原生家庭的“孩子们”在长大后,给出了比拉黑、决裂,更好的答案。

我国首位“高考女状元”43年前拿下全国第一的分数,如今发展如何?

其实很多学有所成的人,他们都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而最终成功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的,而且成功都是偏爱这些努力而刻苦的人的,她高考627分摘得山西状元,清华等名校抢着要,专业任选还带她参观校园。

山西高考状元

这个山西的高考状元是瞿颖佳,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姑娘,她出生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父母就很注重女儿的教育问题,瞿颖佳是一个很乖巧懂事的姑娘,不仅学习上很自律,在生活上也是一个家务小能手,都帮助父母做家务,所以是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学生,而且在高考中,她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取得了627分的好成绩,成为了山西的高考状元,足够优秀清华北大都给她跑出了橄榄枝,两个学校都抢着要她,而且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两个学校都给瞿颖佳许诺,就是如果她可以进入他们学校学校的话,专业任选而且还带她参观校园,其实对于清华和北大如何抉择去哪个学校上学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毕竟两个学校都是很优秀的。

改变学习方法

瞿颖佳和父母经过一番商议,结合自己的特点,所以最后她选择了去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其实瞿颖佳觉得学习是有技巧的一味的死记硬背是没有办法取得很好的成绩的,特别是在高中时候的,学习更多的是要理解这些知识的,最好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举几个相关的例子,比如做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其实有一段时间瞿颖佳感觉自己学习起来是很吃力,特别是刚进入高中的那个阶段,但是瞿颖佳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女孩,就很深刻的思考一番,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况,自己的学习成绩会下降,是没有认真刻苦的努力学习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己一直都在学习,但是所用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她还是沿用了初中的学习方法,因为初中的知识相对的浅显一些,自己只有努力地背下来的话,学习成绩就会得到了提高,但是高中的知识变得更加深奥一些,所以单纯的背下来不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学习成绩依然不会有所提高的。

进行了学习方法的调整之后,很快瞿颖佳的学习成绩就有所提高了,成为班级里面名列前茅的学生,可见要学会思考,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成绩,所以瞿颖佳的学习态度值得大家学习,学习成绩下降了,不是抱怨题目难了而是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且根据原因找解决的方法。

所以优秀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会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1977年,3个孩子的父亲参加高考得了状元,后来怎样了?

高考对每个人来说都极为重要。从小我们努力学习,因为每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有人希望能够考上清华或者北大,有的人希望能考上中国人民大学,还有的人希望能够考上外国的名校,比如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等。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都应该要努力付出,一直坚持下去。因为不到最后一刻,人人都有可能扭转乾坤。每一年的高考状元都备受大家的瞩目,我们特别佩服那些孩子能够成为高考状元。这说明了他们的智慧,也可见他们努力付出的好回报。今天我们来讲她是高考首个女状元,语文差一分就达到满分,43年后现状如何?

今天我们来讲的故事当中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刘学红,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当中。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在1977年开始恢复了高考制度。在这一年有很多的考生都去参加高考,希望能够实现鲤鱼跃龙门,人生弯道超车,能够实现自己多年以来的梦想。我们能够想象那个画面和场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考历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想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可李学红做到了,成为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第1个女状元。她的语文成绩还差一分就达到满分可见,非常的厉害。

43年的时间过去了,刘学红如今的生活依旧是很好的。当初那个时代大学生毕业了,就有包分配工作,刘学红也被分配到了青年报工作。凭借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以及乐观勤奋的作风,她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赏识,上司给了他许多晋升的机会。现在的刘学红已经进入到了老年的状态,可依旧可以看得出她气质出众。拥有着自己完美的家庭生活和幸福的工作生活,在大家的眼中是一个人生赢家的形象。

我们很佩服故事当中的主人公,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在高考当中想要取得好的成绩,谈何容易,毕竟千金万马过独木桥。高考拼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实力,还有一个人的脑力,体力以及他的心态。人们常说高考是三分实力,七分心态。不管你平时的成绩是什么样子的,在高考的时候你的心态如果没有把握的好,就有可能全军覆没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能够在高考当中一举夺冠,才足以说明你真的是这个社会值得培养的人才,你值得去读一个更好的大学。

结语:年年高考都会有各省的高考状元,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能够拿到自己理想当中的录取通知书,高高兴兴的去读大学。即便在高考的时候失利了,也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选择结束自己年纪轻轻的生命。因为人生的道路还长,现在还不能太早的下结论。

高考是上天扔给凡人通往天际的一条绳索,自从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多少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启了自己新一轮的人生。直到现在我们也深深知道,高考对于一个寒门学子来说多么的重要。今天讲述的这个人就是众多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人的其中之一,他的名字叫做田浩存。

正文

田浩存,出生于1948年。田浩存幼时的家境十分贫寒,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田浩存深深的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并极度渴望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根据家里的老人说,他小时候读初中的时候,学校为了奖励成绩优异的孩子,每个月会给六斤粮食当作奖励,但是名额只有两个人。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粮食是何等的珍贵,这个奖励可以说是十分丰厚了。虽然名额只限两人,但从小就爱学习的田浩存就占据了其中一个名额。

但可能是造化弄人,在1966年的时候高考制度被取消了。无奈,于次年高中毕业的田浩存只能回到老家务农。但当时的田浩存毕竟也是高中毕业,于是他被推荐到了当地的一所中学去当一个人民教师。日子也就这样的过着,不久后,田浩存便很快就结了婚,婚后养育了三个孩子。

十年后,1977年的10月,高考制度恢复了。田浩存想着,既然高考制度恢复了,就应该参加一下,当年没能参加高考留下的遗憾,今年弥补回来,也不枉自己读过书。田浩存的姐姐非常支持弟弟去参加高考,甚至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的消息之后,专门骑车去到弟弟家里叮嘱他一定要参加高考,因为田浩存的姐姐知道弟弟少年时就渴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绩在班里也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现在机会来了她不能让弟弟错过机会。还在犹豫的田浩存在亲人的鼓励下下定决心报名参加考试。

于是报名参加高考后,白天田浩存就在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辅导孩子们上完晚自习后,他才开始拿出自己以前的高中课本来复习备考。直到现在田浩存回想起1977年的那次高考仍旧记忆犹新,他回忆说,当年考试的时候秩序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这次考试来的不容易,没有人会想到要作弊。那场考试田浩存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果不其然,成绩出来之后十分理想,田浩存成为了那年菏泽文科状元。虽然当年参加高考的田浩存已经29岁并且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但他一直都未曾放下过学习,未曾忘记初心,这都是他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

1978年的春节,田浩存收到了来自山东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1982年,田浩存顺利地结束了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涯,顺利毕业。毕业后便被分配到了菏泽老家,开始从事党史的研究工作。有了新工作后的田浩存开始了自己另外一个新的人生。虎父无犬子,在他的精心培育与教导下,十年后,他的儿子同样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大学,成为了父亲的校友。流传起来也是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田浩存工作后的工资稳定,家庭小康,儿子也出息。现在的田浩存已经退休多年,拿着国家发放的养老金安安稳稳的过着自己的老年生活。他说能有现在这么幸福的生活首先要感谢高考制度的恢复,参加了高考的他才拥有了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

小结

现在距离高考恢复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许许多多像田浩存这样人收获了自己新的人生。而且田浩存那个时候学习条件简陋,在恶劣环境下都能好好学习。今天的我们学习条件变好,更有理由去好好学习,不断地用知识来填充自己,让自己变得优秀。待到学有所成后再去回报父母、报效国家。

文章标签: # 自己 # 父母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