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象州县中学高考成绩_象州县中学高考成绩查询

tamoadmin 2024-05-19 人已围观

简介广西象州县目前只有两所高中一个是象州县第一中学,也叫县中,是该县文化分数最高的高中,但是这几年一直被来宾市的高中抢生源,风光不如以往;一个是象州县第二中学,原名叫城关中学,也叫二中,擅长培养艺术生;本来是有一所象州县第三中学的,在寺村镇上,文化分数比不上县中,艺术培养比不上二中,后来因为生源减少太大,再加上柳州和来宾抢生源,后来就取消了象州县第三中学,目前该校已经改成初级中学了。 民国时期,象县科

象州县中学高考成绩_象州县中学高考成绩查询

广西象州县目前只有两所高中

一个是象州县第一中学,也叫县中,是该县文化分数最高的高中,但是这几年一直被来宾市的高中抢生源,风光不如以往;一个是象州县第二中学,原名叫城关中学,也叫二中,擅长培养艺术生;

本来是有一所象州县第三中学的,在寺村镇上,文化分数比不上县中,艺术培养比不上二中,后来因为生源减少太大,再加上柳州和来宾抢生源,后来就取消了象州县第三中学,目前该校已经改成初级中学了。

民国时期,象县科技人员甚少,民国38年(1949年),只有农业、医疗技术人员12人。解放后,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技术推广机构和科研机构相继建立,科技队伍不断扩大。50年代,县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60年代,建立良种繁殖场;70年代,建立农业机械研究所、林业科学研究所;80年代,各乡镇先后成立科普协会和水稻、柑桔、甘蔗、养猪、养鸡、养羊、蔬菜等农民专业研究会,广泛进行科技示范、宣传和推广工作。

1973~1981年,设农科网,县有科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农科所、畜牧兽医站、林科所、农机研究所,公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站,大队配置农科员,生产队有农科组。通过4级农科网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1976年生产队农科组员达6942人,共种植高产田、试验田、种子田2.6万亩。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科网改变为由县、乡镇科技单位、科协、专业学会、文化宣传单位、群团组织和农民技术员、乡镇科普协会会员等共同配合,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1984年以后,各乡镇农村先后建立水稻、甘蔗、养猪、养鸡、养羊、蔬菜等农民专业研究会。1990年全县有45个专业技术研究会,会员642人。1989年,每个村公所配备1名农科员,每个村民委设1名科技助理,形成县、乡镇、行政村、村民委新的4级农科网络。 1990年,全县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952人,其中,获得中级以上职称205人。1983~1990年,共有6项科技研究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8个项目获地区科技进步奖。2012年,投入7200多万元,实施23个科技创新项目。 唐代,象州创办州学。清代,创办书院、义学。清末,新学开始出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书院为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州内有小学堂7所,宣统二年于州城创办女子初级小学1所。乡村仍为旧学私塾。民国15年,推行分区设学办法,各乡村相继创办小学,创办象县初级中学,此后至38年,初级小学校略有增加,但在校学生减少。

解放后,教育事业得以复苏和发展。1950~1956年,学校教育健康发展。1954年,中、小学教师772人,比解放前夕增加51%;1956年底,中、小学生在校人数分别比解放前夕增加3.4倍和1.4倍。1957年,学校开展反右派斗争,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教育事业遭受损失。1958年,“大跃进”忽视客观条件和基础知识教学,教育质量有所下降。1962~1963年,动员超龄学生回乡参加生产,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64年,贯彻公办、民办并举,开办一批民办小学和耕读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比上年增加1.3万人。1966年下半年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教育事业遭受全面浩劫。1977年,恢复升学考试制度。1978年后,知识分子政策逐步落实,教师的积极性得到发挥。1980年后,重新调整中小学布局,压缩高中,撤销小学附设初中班。1983年,利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援助的12万美元,设置远距离电化教学设备,1100多名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多渠道集资办学,改善办学条件,1981~1990年,国家投资1081万元,群众集资823.8万元,新建房屋22.88万平方米,维修学校危房10.88万平方米。

2011年,象州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县各类学校数保持稳定,在校生数、入学率和升学率稳步上升。全县每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达201人,比上年增加33人。全年抢修中小学危房共投入经费1451万元,新建校舍18131平方米。全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775人,比上年增加105人,增长15.7%;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45.8%。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5所,专任教师986人,在校学生17215人;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45人,在校学生2417人;小学107所,专任教师1425人,在校学生2137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全县各类幼儿园102所,在园幼儿90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到2012年,小学入学率从2002年的99.84%提升到100%,小学辍学率从0.13%降低到0;初中阶段入学率由2002年的98.57%提高到101.73%,初中辍学率从2.53%降低到1.38%。“两基”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自治区和国家评验标准,并于2012年9月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地区。 2012年“两基”工作再获全国先进;高考本科上线1058人,本科上线率突破60%;完成68名特岗教师的招聘录用工作。 象州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州郡,在立县二千余年的漫长年代,遗留下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新石器时代(距今约8000~10000年前)壮族的先民便在县境生息、繁衍,南沙湾贝丘遗址,娘娘贝丘遗址文化层的大量螺壳、蚌壳、动物骨骼及打制石器、夹砂陶片。汉代,受中原文化影响,县内文化也相应发展,大量保存完好的汉代墓葬及出土随葬文物,亦为县之一大文化特色。宋代,方志事业颇为兴盛,先后编纂《象州旧经》《象州图经》《象郡志》《象州志》《象台志》等多部地方志,是象州编修方志最多的朝代。明清期间,涌现了以郑献甫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尤以郑氏著作宏富,享有“江南才子”和“两粤宗师”之美誉。民国时期,县城先后建立经营图书销售的书店,图书馆、图书发行、阅览工作开始发展;**放映开始出现;众多的业余文艺表演团队相继建立,桂戏、彩调在城乡广为流传。

象州是壮族聚居的地区,师公戏、朝阳舞、山歌、壮欢异常流行,逢年过节或劳动之余,群众均以自发的形式自娱自乐。解放后,象州县文化事业日益发展。50年代,县设置文化馆、**放映队、广播站、新华书店等文化机构、设施;60年代创建专业文艺团体,众多业余文艺团体和农村俱乐部相继兴起;“文革”期间,受“四人帮”“左”的影响,农村及厂、矿、场纷纷建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大演“样板戏”,组建以写反映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文艺创作组,文化一度出现畸形繁荣;70年代后期,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文艺创作空前繁荣;80年代县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98场;业余文艺团队98个,演出389场;文化馆、站12个,图书阅览室25个,影剧场院13个。专业、业余文艺创作员115人,农村广播网覆盖全。

2011年,象州全县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文物管理所1所;乡镇文化站11个。兴建的廖冰兄艺术展馆顺利推进。全年完成4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理工作。全县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不断增加,全县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受益人口增加至25万人以上。

2012年投入800多万元,完成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及综合体育馆的改建及装修;投入2100多万元,完成全县112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投入700多万元实施“两创”的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农民利用“三求”平台演出2000多场次,举行球赛2500多场次。圆满承办广西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来宾市(象州)赛区象棋、羽毛球比赛;成功举办30多场次全县性文体比赛。文艺作品《奇才》获得2012“山阳杯”全国幽默故事创作大赛入围奖,《最低工资要给够》获第五届“梅陇杯”全国社区法律知识故事征文大赛优秀奖。引资1.8亿元打造独具象州文化特色的“龙之源”文化城、白石文化旅游新村、廖冰兄艺术展厅建设,启动小谷故居修缮;象州壮欢、师公舞、红谷糟、甘王祭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清宣统元年(1909年),州城始设济生善堂,配医生1名。民国29年(1940年),象县始有公办医疗机构,36年,全县平均每万人有医技人员0.55人,病床0.97张。由于缺医少药,县内城乡疾病丛生,霍乱、鼠疫、天花等传染病不时流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州境发生3次瘟疫大流行。民国29~34年的6年间县境出现3次斑疹、伤寒、鼠疫、天花、霍乱流行。33年天花流行,中平、下西等乡200多人被夺去生命。34年霍乱流行,寺村、义和、人和3乡约500人丧命。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卫生医疗事业。50年代初,县、区均设立卫生院、所,1954年起,先后在小乡建立卫生室、医疗站,全县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和防病治病活动。1990年,全县有公办卫生医疗机构17个,医技人员389人,病床252张,平均每万人有医技人员11.8人,病床7.7张。医技人员和病床数分别比解放前增加42倍和20倍。另有121个村卫生所,乡村医生371人。城乡卫生医疗条件得到改善,世代流行的天花病,60年代已经消灭;分布全县7个乡镇的丝虫病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疟疾病,经多年防治,80年代已经基本消灭;1986~1990年,全县均无小儿麻痹、百日咳等免疫性疾病病例出现。但农村医疗设施和医技人员仍较缺乏。

2011年,象州卫生保健事业继续加强。全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设备和技术条件有较大改善和提高。年末全县卫生机构232个(包括国有医院、卫生院、妇保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皮防站、农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各类机构)。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388张,卫生技术人员513人。全县全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达27.4万人,参合率为87.3%,受益率达42.4%。2012年全县村卫生室全部纳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艾滋病新发感染数同比下降25.5%,免费实施婚前健康检查项目。

文章标签: # 全县 # 文化 #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