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淮南一中2017年高考喜报_2017淮南一中分班

tamo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淮南一中的前身是“淮南矿路员工子弟中学”建于1946年,校址在九龙岗。1949年元月,淮南解放,最初半年仍沿用原校名,后煤炭局和铁路局分开,改为“淮南煤炭矿路子弟中学”,几个月后又更名为“皖北淮南初级中学”(即今一中)和“淮南煤矿职业学校”。当时的“淮南初中”仅四个班,学生不足三百名。四个月后,学校迁往田家庵的新校址(即今七中)。1951年暑假迁校仅一学期的新校址,奉命让于当年新筹办的淮南师范,学

淮南一中2017年高考喜报_2017淮南一中分班

淮南一中的前身是“淮南矿路员工子弟中学”建于1946年,校址在九龙岗。

1949年元月,淮南解放,最初半年仍沿用原校名,后煤炭局和铁路局分开,改为“淮南煤炭矿路子弟中学”,几个月后又更名为“皖北淮南初级中学”(即今一中)和“淮南煤矿职业学校”。当时的“淮南初中”仅四个班,学生不足三百名。四个月后,学校迁往田家庵的新校址(即今七中)。

1951年暑假迁校仅一学期的新校址,奉命让于当年新筹办的淮南师范,学校又迁往姚家湾,并更名为“淮南中学”。当时学校初中部发展为18个班,并增设一个高中班,在校师生达800人。学校初创十年,四次更名,三次迁址。广大师生艰苦创业,为淮南一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10月11日淮南市政府正式下文将学校定名为“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

1958年,为适应当时本市化工工业发展的需要上级决定在该校的基础上新办一所“淮南化校”,绝大多数理科教师和设备留给化校。8月1日学校迁往洞山新址(即今一中校址)。从1956年该校正式定名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这十年间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我学校广大师生顾全大局,勤俭办学,学校教育教学,基本建设等都有较大的发展,为发展淮南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淮南一中的了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十年动乱,给国家造成了灾难,也使学校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文革初期,学校在“扫四旧”、“大串联”和武斗的冲击下,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法设施破坏严惩大批教师受迫害,一千三百多名学生下放农村,工(军)宣队进驻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全部瘫痪。

1968年10月学校24位教师带着近一半的图书、仪器下迁到金寨县边远山区办学,1972年返迁,1973—1976年间,该校办学规模盲目发展,最多时达46个班,在校生接近三千人,教学法质量却严重下降。文革十年,给人们留下的许多痛苦的回忆和深刻的反思。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迎来了教育园地的春天。学校广大师生拔乱反正,彻底肃清十年动乱流毒的影响,努力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并重新建立建全了各种教学常规和责任制,使学校教学工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1980年7月,上级决定恢复学校为市重点中学。

1981年高考,学校本科录取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

1988年,恢复学校正县级单位。在这期间学校各项基本建设也得到迅猛发展。

1989年,学校响亮的提出:“苦干五年,争创五个一流学校”的口号。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终以1995年高考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为实现第一步的奋斗目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一中实际,面向二十一世纪,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学校综合办学实力,把淮南一中办成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高质量的学校。

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示范高中”,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淮南一中广大师生经过五年的努力用最绚丽的色彩写下一中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文章标签: # 学校 # 淮南 # 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