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趋势 教育趋势

高考诗词鉴赏教案_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

tamoadmin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1.《观沧海》教案设计2.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3.高二《蜀相》教学设计4.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优秀教案5.诗歌鉴赏部分表现手法盘点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教案6.《观沧海》优秀教案7.观沧海教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学生情况分析:目前的教学现状无疑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就诗词而言,学生一般只重视字面的理解,缺乏品味的意识。近几年的高考卷增加了诗词鉴赏题的比分,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

1.《观沧海》教案设计

2.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

3.高二《蜀相》教学设计

4.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优秀教案

5.诗歌鉴赏部分表现手法盘点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教案

6.《观沧海》优秀教案

7.观沧海教案

高考诗词鉴赏教案_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

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的教学现状无疑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就诗词而言,学生一般只重视字面的理解,缺乏品味的意识。近几年的高考卷增加了诗词鉴赏题的比分,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就本人所教的两个班的情况看,文科班对诗词的分析能力略好于理科班,但总体上学生对诗词都谈不上什么爱好。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单元知识“现代诗歌的鉴赏”一章,对诗歌的形式及鉴赏的要领作大致的了解。

2、准备《沁园春?长沙》的录音磁带。

教学目的:

1、分析作品的写作主题及意境,领略伟人的雄才大略和革命豪情。

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

3、当堂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清作者的思路

2、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

3、领会词的意境[难点]

教材分析:

一、写作的时代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二、主题

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三、结构特点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四、作品借景抒情的特点

上阕即景抒情自然引出问题,下阕由忆巧妙作答,思路清晰。上阕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然后一个“看”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画。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即景动静、远近结合,对照鲜明,生机蓬勃。最后句由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自然地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下阕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自然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一个“忆”字又统领八句,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以设问句结尾,对上阕的问题作了艺术的回答。

五、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迭迭,“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六、独到的意境构勒

全词上下阕各有一个画面,上阕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寓意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下阕展示了一幅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革命斗争图。

教学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

教时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三分钟]

从提问学生学过毛泽东的哪些诗词着手引入新课。[如:高二上学期曾研习过《咏梅》]

二、结合预习提示及注释⑴简介本词的时代背景及主题。[约三分钟]

明确:

1、时代背景介绍见教材分析一。

2、本词主题见教材分析二。

三、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放录音带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并通过朗读品味词的意境。[音带放两遍约二分钟,学生个人朗读二遍,齐读一遍,约四分钟。]

四、讨论分析:[约需二十八分钟]

1、结合注释,识记如下词语:

百舸 廖廓 峥嵘 稠 风华

正茂 挥斥方遒 激扬 遏

强调:“粪土”的意动用法。

补充注释:“携来”的“来”为助词,无义。

2、提问: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开头三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这三句的大意: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奔流。

3、提问:

“独立”两字写出了什么意境?

明确:

⑴写出独自一人来此游览,远望、凝思的情状;

⑵与下阕开头“携来百侣曾游”相照应,说明今天是一人旧地重游。

⑶联系“寒秋”的分析和注释⑴,可以看出这里更表现出了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4、提问:

“看”字领起下面哪几句?这些句子的内涵应怎样理解?

明确:

⑴“看”字领起内容:“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画图。

⑵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很多。红遍: 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争流:争着行驶。长空:广阔的天空。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浅,不是真的水浅。万类:万物。霜天:秋天。

这几句的意思是:远望重重迭迭的枫树林,经霜后一片火红,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争相行驶。雄鹰在长空展翅高飞,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的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

强调:主席这段即景气魄极大,展示了伟人的博大雄怀和凌云壮志。短短几句话,景有:山、树、水、船、鹰、鱼乃至世间万物,景既有远景、近景之分,又有静景、动景之别。而且即景状物下笔阔绰,如:“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万类”;如:“遍”、“尽”、“透”等。气度非凡。

⑶着重领会“万山红遍”的意境,即展开了一幅色彩瑰丽的湘江秋色图。又象征着当时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和大好的革命形势。

5、提问:

上阕后三句的含义及与前面内容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

⑴这三句的大意是: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广袤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⑵前面内容是即景,后三句是抒情。即景采用“赋”的手法。同时由于“赋”手法的运用,使词句连贯直下,气势非凡,也为下文的“兴”作铺垫,为抒情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结合“思考练习一”讲解]

7、提问:

“忆”字领起下阕哪几句?这几句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

⑴领起“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⑵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奋发有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批评恶浊的,表扬善良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

8、提问:

最后几句的含义及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⑴这几句的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⑵作用: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9、归纳下阕的含义: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10、总结归纳

⑴作品的结构特点[详见教材分析三]。 ⑵借景抒情的特点[详见教材分析四]。

五、背诵 [约四分钟]

1、再听一次朗读录音,听时要求学生跟着试背。

2、学生默背数遍。

3、齐背。

六、作业布置 [约一分钟]

根据本词上阕“看”引出的内容,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

七、下课

[附板书]

沁园春?长沙

上阕:即景抒情[提出问题]

写景:山、林、江、舸、鹰、鱼、万类

抒情:怅、问

下阕: 回忆 抒情[巧妙作答]总结:

1、思路清晰 构思巧妙

2、用词精当 意境深远

[教学后记]

诗歌教学,重在教会学生鉴赏,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能领会作品的意境,品味作品的内涵,也即把握住作品的“魂”。因而,对诗歌的分析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

教会学生朗读是诗歌教学的有效手段,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境;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韵味。能读不一定会读,因而让学生一个一个读比让学生齐读不知好多少倍。

《观沧海》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60年冬天写下的一首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通过对这首诗歌的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毛泽东的文学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本文将以诗词鉴赏为主线,结合实际操作步骤,介绍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沁园春·雪》的教学。

教学目标

通过对《沁园春·雪》的鉴赏,使学生能够:

1.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播放一段与雪相关的音乐或视频,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与雪相关的经历。

第二步:整体鉴赏

在整体鉴赏环节中,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整首诗歌,并让他们自己尝试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情感表达。然后,教师可以对诗歌进行逐句解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第三步:词语解析

在词语解析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逐个解析诗歌中的生僻词或比喻词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情感表达。

第四步:修辞分析

在修辞分析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逐个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

第五步:情感体验

在情感体验环节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对《沁园春·雪》的鉴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在教学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提高教学效果。

李清照《一剪梅》优质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观沧海》精品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沧海》教案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诗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鉴赏意象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理解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何其芳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清新自然的秋景图,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另外一首描摹秋天景色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曹操的《观沧海》。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创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其诗具有“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风格。

{写作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至乌桓(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欲借乌桓之力,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临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刻,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观沧海》”。

(二)夯实基础,整体感知

{简要介绍诗歌体裁}

乐府——两汉官署名称,即音乐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制作国家典礼音乐,主要收集文人诗、民间歌谣入乐。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尤其是汉代乐府。《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所加的。乐府诗可谱乐歌唱,诗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亦可称之为“诗的附文”,与诗歌表现的内容无关。

{听读结合,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听我泛读,注意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泛读完之后,再请同学们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象?”

明确:诗中描绘了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深入诗歌,品读文本}

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梳理诗歌的内容:

1、细致分析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与诗人的心境有何联系?

解析:“观沧海”以一个“观”字为线索,总揽全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旨在交代观海地点及方位,登高临海,视野开阔,将沧海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登高远眺,描摹大海、山岛的情状,使眼前之景显得辽阔、壮观,写出了沧海之景的壮丽之势。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一反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怀。写出在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茂,给人生机盎然之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此句虽言秋风萧瑟(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悲秋意绪。眼前见到的却是大海的汹涌澎湃,气象宏阔、生命不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将眼前实景,融进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呈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诗人以沧海自比,隐含自己有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合乐而作,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无关。

2、品析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并说明这些表现手法在诗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明确:

A、景物的描写手法:

由近及远(由眼前实景到想象、联想之景的描写——空间关系的迁移,显得层次分明)

虚实相生(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景象为实写,日月、星汉为虚写。采用虚实相生的描写手法,使诗内涵丰富,意韵无穷)

动静姐合(水、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的描写为动景,山岛、树木、百草等景象的.描写为静景。动静结合,使诗歌显得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

B、情感的表现技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生情,情生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借写大海吞吐宇宙的雄伟壮阔之景,隐喻自己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诵读全词,升华感情}

请学生富有情感的诵读全词,以感受文气,曹丕在《典论·论文》曾说:“文以气为主”,诗词亦是如此。在《观沧海》这首词中需要我们在诵读中去获得一种陶冶,以便使自己融入诗中,并达到与诗的一种交流与沟通。

小结:

本节课所学的《观沧海》,重点是让大家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样“胸怀阔大、志存高远”。

(三)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下来完成课后作业,并背诵这首诗歌。

《观沧海》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2、体味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谴词造句的妙处。

重难点分析:

1、诗人的抱负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写景的词句中?

2、体会本诗慷慨激昂的情感和开阔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一定熟悉曹操,你们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幻灯片1:曹操的照片;文字:“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都一直自称“宰相”,从未称帝。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中表述了自己的心志,说:“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至于他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他是这样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除此之外,曹操擅长诗歌,《步出夏门行》与《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我们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就是其中的名句。今天我们要学的《观沧海》就选自于《步出夏门行》组诗。

二、写作背景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阔大胸怀,因为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很特殊。这是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时所作,此时正当夏秋之交,他登临碣石山,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时诗兴大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壮丽的千古名篇。

三、鉴赏诗句

1、诗人观察景物时的立足点在哪里?

分析:诗人登上碣石山,面对大海,所以碣石山即是诗人的立足点。

2、这首诗既描写了实在的景色,也描绘了诗人心中想象的奇特之景。诗人描写了哪些实在的景色?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诗人描写了大海的波涛,海中的山岛、岛上的树木、百草,以及秋风吹过树叶时的萧瑟之声。其写作的顺序如下:先写观海的地点,再写所观之景:一写大海苍茫动荡,山岛坚定牢固;二写岛上草木欣欣向荣;三写海上风浪惊心动魄。

3、诗人描写的这些景色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4、在全面描绘大海风貌的基础上,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描写想象奇景的句子吧!

5、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大海是万物的母亲?这里的大海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分析:诗人在这里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气势,其实洋溢着诗人饱满的激情和要平定中原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所以我们知道,诗人其实是以沧海自比,表达了他统一中国的伟大抱负。我们可以从大海的气魄、胸怀触摸到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踌躇满志时豪迈的气魄、饱满的激情。

四、情景交融的手法

这是一首伟人之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统一中国意欲建功立业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这种抒情方式在当时是全新的抒情方式,因为古代许多抒情写景的诗歌中景与情是分开的。如荆轲《易水歌》中的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就是侧重写“风、水”,下句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的则是壮士决死的感情。

而《观沧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澹澹”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地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透露出诗人“江山如此多娇,我愿为折腰。”的思想感情。“日月”两句是写景的高潮,以沧海自比,更恰切地表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五、总结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曹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观沧海》教案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能熟练的背诵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诗歌意思。

4、通过课文体会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5、体会文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

学习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体会诗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是想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画(展示),从这些中大家能看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大海的波澜壮阔)那么假如当你们面对大海的时候你有何感想?(学生各抒己见)你们想知道曹操面对大还是有何感想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歌,去领略曹操笔下大海的美景吧!

板书:题目作者.

破题:通过这个题目我们能看到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题目点出来作者的目的,正文也是围绕这个“观”字进行的。

二、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都评价他的诗说:“曹操的文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三、创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壮丽诗篇,给人一种震撼之感。

四、疏通课文

1、教师示范。

2、学生试读。

3、听录音。

4、学生再读。

5、解决字词。

①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②沧:通“苍”青绿色

③澹澹:水面波动的样子

④竦峙:耸立

⑤萧瑟:形容风吹过树木的声音

五、诗歌品析

诗歌内容情感

东临碣石

叙事观沧海的地点和目的兴趣盎然、胜券在握。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总写大海山岛之景动荡时局需要一个主宰沉浮的人山岛竦峙。

实写树木丛生

写山岛之景突出欣欣向荣勃勃生机、乐观情怀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海面之景突出惊涛拍岸席卷宇内荡平诸侯惊天动地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虚写想像之境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开阔胸襟一统中国的报复。

六、整体把握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七、思考练习

1、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分析:“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情况?“临”字做何解释?

分析:主要交代作者所处的地点和来此目的。“临”作“登临、登上”讲,“以”表示目的。

3、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分析:写观海所见的情景。到“洪波涌起”为止。

4、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分析: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课后搜集一些曹操的诗词,加深对曹操的了解。

高二《蜀相》教学设计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教学目的:

 1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因为有诗仙、诗圣、诗鬼、诗豪等一大批杰出诗人的存在,诗歌到了唐朝已发展到了颠峰阶段,于是,宋代文人另辟蹊径,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样式,使它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提到宋词,人们就会想到一名杰出的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它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正宗,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二、知人论世

 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述说他们所熟悉的李清照,包括生平及有关她的故事,然后教师小结

 明确: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清照已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轶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2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三、品味音韵美

 1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明确:《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前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要短一些;读后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以造成悬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对比。

 2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二重读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问题设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体味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这纯粹是因为你们读得好的原因吗?(明确:音韵美的形成一是因为本词的押韵,一韵到底并且都押平声韵,造成舒缓委婉的艺术效果;二是因为词人擅用对仗,使节奏明快、和谐、上口。

 四、赏析意境美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引导学生从词的主旨和意境角度分析,明确:?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揣摩关键字,明确:从一个?独?字可看出,词人想借泛舟来消愁,结果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啊。过去和夫君一起双双击楫,充满诗情画意,今天却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愁呢?独?字是?背面敷粉?的写法,其实她想说的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快乐啊。

 3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句词是一幅怎样的优美意境呢?

 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法,明确: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雁传书信,故可暂得安慰,但不可能消除的`是一份什么情感呢?是词人的相思之情啊,?月满西楼?不正是?西楼望月几回圆?吗?

 4通过比较阅读,领略词人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比较鉴赏:?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复返《行行重行行》

 明确:旧时文人所描述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的情结,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他俩同样互相思念着,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体现了她开朗的性格,善于为对方着想,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5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明确:词的主旨句的落实。词人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中总是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词人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体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才?,却句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给人以无止境的遐想。

五、背诵全词,比较鉴赏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小结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比较鉴赏: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3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明确:语言特色(清丽典雅)

 艺术风格(深婉细腻)

六、课堂训练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

 B ?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

 C 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

 D ?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

 B上片写相思,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

 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

 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

七、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在歌手安雯的深情演绎中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李清照词所创设的优美意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八、布置作业:课外延伸阅读语文读本上李清照的豪放词《渔家傲﹒记梦》

 九、板书设计:

 一剪梅

 李清照

 赏: 品:

 音韵美 藕残簟秋 花飘水流 语言:清丽典雅

 意境美 上 寂寞 生 风格:深婉细腻

 兰舟 闲愁

 盼 下

 锦书 眉头

 望 上

 团圆 心头

 相思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诵读诗歌,掌握诵读技巧 。

 2、理解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意境,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3、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掌握高考中诗歌鉴赏试题中炼字型试题的答题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人杜甫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2、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3、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诗歌是通过意象的组合表达感情,诗人要表达的感情与诗人自身的经历密不可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是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二是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初步掌握高考炼字型试题的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采用“三环一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3、点拨法。教师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字词和语句及鉴赏方法。

 教具准备与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设备;范读录音;搜集杜甫写这首诗的有关背景材料和诸葛亮出师的有关背景材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棵

  (一)欣赏对联 设置情景

 多媒体出示对联:(第一副)“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第二副)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遵教受;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让学生猜猜这两副这两幅对联写的是谁?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无家别”指杜甫代表作《三别》中的《无家别》。“广厦万千”取自其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一句。“潼关”指杜甫代表作《三吏》中的《潼关吏》。“朱门酒肉”引自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尊教受”是说值得尊敬和受人敬仰,堪为后代教育学子的典范。“荷褒荣”是说拥有莫大荣耀,受世人赞美。芳流百世整体是赞扬诸葛亮的一对联,说诸葛亮一生事迹功勋,给予其很高评价。

 教师语: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想为祖国和人民效力,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当他站在深受重用的诸葛亮的祠堂前,会有怎样的感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蜀相》感受这位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二)、了解诗人 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多媒体出示问题)

 问题1:如果让你用“一个( ?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词?为什么填这个词?

 (学生答案示例: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问题2、填空(指名学生完成,其他学生补充、纠正)

 (1)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

 (2)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被后人冠以(诗圣)的美称。

 (3)评价杜诗的名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5)代表诗歌( “三吏”)(“三别”)

 (6)诗作风格多样,以( 沉郁顿挫)为主)

 问题3、介绍本诗写作背景:(指名学生介绍、补充)

 部分学生答案示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鉴赏诗歌

  (一)诵读感悟,觅得诗心

 (1)指名学生诵读。体会本诗的感情基调。(学生回答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伤感、叹惋。所以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2)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3)听录音读

 (4)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韵味、感情

 (5)学生展示并有感情背诵

 (6)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答案示例:“寻”,因为全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泪”,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二)、思考交流,感悟诗情

 (1)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多媒体出示首联及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

 (2)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多媒体出示颔联联及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问题1、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映阶—映照着台阶 ? 自----独自。空---白白地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问题2、颔联选了哪些意象组成什么意境?作者通过春景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吗?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答案示例: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清新明丽的春景图。作者表达的不是喜悦之情,而是凄凉孤独之情。有“自”和“空”可知这里来这里人很少,而且诸葛武侯成为当年的丰功伟绩已成为过去。

 问题3、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明确:自,空)(指名学生回答)

 问题4、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学生讨论回答)

 答案示例:“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有两层含义①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②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3)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多媒体出示颔联联及问题,

 问题1、解释重点词语意思:(指名学生完成)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频繁——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问题2、从中看出诗人敬仰诸葛武侯的原因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补充、教师小结) 雄才大略、生平业绩和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正是诗人之所以敬仰的缘由。

 (4)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多媒体出示颔联联及问题)

 问题1、“出师”指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补充)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问题2:“出师未捷”和“泪满襟”包含了诗人的那些感情?(指名学生回答、补充)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哀伤、叹惋之情。

 问题3、“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包括诗人吗?(指名学生回答、补充)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三)、梳理探究,领会写法((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问题一:本首诗有哪些表达技巧你认为用得好?为什么?

 问题二:你认为本首诗中作者表达了那些感情?

 教师小结:主要艺术技巧:寓情于景 ? 借古抒怀

 作者的感情: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此诗很伤感,却自有一种伤感的美。

  (四)、拓展训练 学以致用

  (一)课堂检测(多媒体出示问题,指名回答完成)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二)、拓展训练:考试中诗歌鉴赏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1、(多媒体出示)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跟踪练习1:本诗的前两联如果考炼字,如何提问?(学生相互提问)教师点拨答题方法(多媒体出示)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跟踪练习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含义最深的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学生讨论,按老师点拨的方法作答)

 答案示例: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三、课堂小结 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

 1、背诵并默写此诗。(必做)

 2、学习了此诗,你内心涌动着很多话想对杜甫说,请你以“杜甫,我想对您说 ?”为句式穿越时空隧道,发一条信息给他吧。(选做)

 3、用散文化的语言扩写诗歌。(选做)

 板书设计:

 蜀 ? 相 杜甫

 何处寻-----------------------------------敬仰(情)

 柏森森 ----------------------------------肃穆(景)

 碧草春色隔叶黄鹂 --------------清新明丽(乐景)

 寓情于景 ?自—独自 ?空----白白地--------- ? 凄凉孤独(哀情)

 借故抒怀 ?天下计(才能卓越) ----------------仰慕

 老臣心(忠心耿耿) --------------- 赞美

 出师未捷---------------------------------遗憾叹惋

 泪满襟---------------------------------哀伤悲凉

诗歌鉴赏部分表现手法盘点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教案

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1、诵读品悟

 2、情感体验

 3、探究学习

 4、对比阅读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我们就学过她的《醉花阴》。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李清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大家还能背这首词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哪个字?(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这是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在这道词的字里行间她又表现出怎样的心绪呢?

 二、鉴赏《声声慢》

 1、解题

 2、自由读词。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看来李清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天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一)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带着一个任务: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动作 恍惚):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若有所失的感觉。)

 冷冷清清(环境 冷清): 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

 (老师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 悲伤):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

 (老师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不好,少了音韵美)。

 (二)缘愁选景(触景生情,层层渲染,愁绪无限)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那么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1、师范读。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意象探究:

 a、淡酒 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在她一首《如梦令》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可见是酒醉而睡得沉啊!

 老师明确: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b、秋风 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 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老师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零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所谓睹物思人,平添哀戚。)

 诗人伤心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 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老师明确:黄花就是菊花。这里的堆积可以是绽放的花朵的堆积,也可能花飘零之后的堆积。秋风正急,也有可能是被吹落的花瓣的堆积。其实在里写菊花,也是暗示自己,以花来写人,写自己飘零而憔悴不堪之意。)

 e、梧桐细雨 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

 白居易《长恨歌》中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所以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而且是到了黄昏,雨停后,雨在树上点点滴滴落下来,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师总结:

 我们刚刚分析的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意象,把词人的愁形象化了,生动化了,具体化了,无一字写愁,却处处惹愁。(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

 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半世漂泊感生平?

 李清照的人生分为前后期,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她作品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善于音律,能诗能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感情深厚,家庭美满幸福。前期词风天真、活泼,抒写闺愁、闲愁、相思。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全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丈夫赵明诚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她晚期最著名的作品。所谓?慢?,即慢曲,慢曲比较适合表现复杂曲折幽深的感情。

 明确:国愁,家愁,情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颠沛流离之苦。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一剪梅》的?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果说李清照后期是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愁绪,那么的前期的愁是又是什么样的呢?(闲愁、闺愁、相思之愁)

 2、李清照写愁情的词还有哪些?这些词中的?愁?与《声声慢》中的愁有何异同?

 在《点绛唇》中写愁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愁有长度了;

 在《蝶恋花》中写愁是:"独抱浓愁无好梦",愁有形体可以拥抱了;

 在《生查子》中写愁是:"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愁竟成了一种容器,可以装盛泪水了;

 在《一剪梅》中写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竟有脚,会爬行了;

 在《武陵春》中写愁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重量,连舟都载不动了;

 四、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观沧海》优秀教案

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制高点,是最高级别能力的考查。这些年来,表现手法常常为高考关注的一个点。为了帮助广大学生,这里盘点了一些较为重要的表现手法,并佐以例子与分析,以便给学生最大的益处。

一、对比

例: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分析:这里,曾是六朝帝王执政的地方,作者拿统治者在此竞相豪奢、荒*无道和终为一片荒草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在告诫当权者,要吸取教训,不可纵情声色,否则下场可悲!

例: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分析:钱起用了“春残”、“黄鸟稀”、“花尽”等词语,与“幽竹”倾情等待我归来形成鲜明对比。

二、烘托

例:

听蜀僧睿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分析:为表现蜀僧弹琴技艺之高,这里用“客心如同被流水洗过一样舒畅,不知不觉之中,暮色悄然来到,甚至秋云为之变色”来烘托。

还有,《琵琶行》被选入新课标必修三中,其中有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景物描写,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三、衬托

例: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分析:此诗是李煜为亡国之君时所作。面对此情此景,回想身为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时的奢靡生活,心境难以想象!这里,词人运用对比手法,昨日当帝王时何等风光:春花秋月,车水马龙,从者如云。今日何等落魄!往日生活愈是惬意,越能衬托出今日沦为阶下囚的悲惨!

另外,“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也是运用衬托手法的著名例子。

四、渲染

此表现手法本是一种国画技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在文学作品中说白了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营造某种氛围。

例: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分析:作者在这里用“蛙声”、“敲棋子声”和“灯花”的不时飘落来渲染夜的沉寂。

五、象征

例: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分析:李德裕作为一代政治家,其面临的处境是险象环生。在这首诗中,“青峦叠嶂”、“郡城被环绕”就象征了自己遭遇围困,欲去不能,思归不得的情景。

六、白描

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分析: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进行白描,语言简洁,意象鲜明,意境朴素而典雅。

例: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分析:在这首诗中,“父耕”、“子锄”、“官家修仓”这些通俗易懂的白描,活脱脱揭露了百姓只管播种,官家只管收获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七、虚实结合

例: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上阙中与情人难解难分的情景及天高霭雾的景色描写,这是实写;而下阙中想象酒醒后的情景及以后有情无处诉的心情描写,属于虚写。这里的虚实相生的手法,使这篇“离别”之作千百年来一直牵动读者的心。

八、动静结合

例: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分析:“沙头宿鹭联拳静”,写的是如雪的沙滩上,三五成群的鹭鸟安然的睡眠,表现的是恬静的意境;“船尾跳鱼拨剌鸣”,在这宁谧的夜里,听到的是鱼儿跃出水面的声音,是动态的描绘。这里一动一静,深刻地描绘出饱经忧患的诗人夜深难眠、忧国忧民的精神状态。

其实,表现手法还有很多,我们只给出这些,以飨读者。■

观沧海教案

《观沧海》优秀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 丰富、奇特的想象。

 3、 诗歌的朗诵。

  教学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

  二、关于作者

 作者曹操,请学生讲一讲在其印象中,曹操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可能会说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戏文中也丑化为白脸)明确:实际上,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曹操的文学成就很高,与他的儿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他写的诗慷慨、雄浑、悲壮、有气魄,多反映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观沧海》就是反映这一思想。

  三、解题

 《观沧海》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作何解,能否换“观大海”这个题目?

 讨论、归纳、明确:“沧”是暗绿色的意思,“沧海”就显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海”更形象、更生动,所以不能换。

  四、教师配示范读,学生跟读

  五、整体感知

 1、 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 本诗是写景诗,还是抒情诗?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实)海水、树木、草、秋风、洪波 生机勃勃

 (虚)日月星汉 宽阔、博大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图景,表现诗人开阔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六、分析

 1、写作背景:(运用幻灯片打出)

 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安,发生了黄巾大起义,曹操趁机扩大了势力,逐渐统一了北方。公元207年,他率兵打败了北方实力雄厚的一个少数民族乌桓,凯旋而归,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具体内容分析:(运用幻灯片打出诗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临”是登临,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这两句写得很平,但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可以请学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时是怎样的姿态?这这里“观”字统领全篇,下面的几句诗,都是观的内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是多么动荡啊!脚下的山岛坚定地耸立在那里。诗人第一次面对大海,表现出一种惊讶、赞美之情。诗人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诗人又写到树木、野草,体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衬托出大海的生机勃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是风吹树木的声音。诗人这时的视线从山岛又转移到哪里呢?(明确:海面上)在这里,写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澹”是无风三尺浪的景象,而这两句则写大海海面上大风大浪的情景,声势更加惊心动魄。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风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提示:身边是秋风呼啸,海面上是惊涛拍岸)

 日月运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好象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汉是指银河,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发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一种宽阔、博大的胸怀。让学生思考、讨论:1、这是实景,还是虚景,即诗人想象?2、如果是虚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明确:前面几句描绘了大海的壮丽,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目睹这壮丽的山河,激发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因而借助想象,表达愿望。诗人以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实际上是诗人宽广胸怀、豪迈气魄的写照。)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最后两句是配示时所加,与诗文内容无多大关系。

  七、写作特点分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谓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这种写法,诗人们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诗歌情景是分开的。如荆轲的《易水歌》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表现出一种诀别的感情。

  八、朗读

 曹诗慷慨激昂、悲壮、有气魄。可以配上一段古筝音乐,让学生采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营造良好的朗读、背诵氛围。

 (朗读提示:假使现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对大海,诗兴大发……)

 注意表现诗人宽阔胸怀和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九、迁移拓展

 与曹诗一样,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也多表现豪放、慷慨情调。用幻灯片打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学生共同欣赏。

  附:《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布置作业

 1、 随堂练习: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绘一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2、 课后练习:反复朗读诗文并完成课本74页练习一的第1题。

  板书设计:

 诗中有画、画中含情

 ———《观沧海》赏析

 一、诗人曹操

 二、诗文分析:

 借景抒情: 海水 树木 草

 实景: 秋风 洪波 欣欣向荣 生机勃发

 景:

 虚景:日月 星汉 宽阔、博大

 情:开阔胸襟 统一中国 建功立业理想

 三、诗歌欣赏

《观沧海》优秀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

 个体 整体

 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 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 ,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 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充满生机 气吞万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与大海的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契合,他的奋发乐观正与草木的生机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检验对意境、意象和主观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烟渚、客、旷野、低树、江、月。

 2、 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凉等。

  四、总结

 通过观沧海的学习,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

  [教学反思]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习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习,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稍稍高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观沧海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沧海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观沧海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诗歌,掌握鉴赏古诗的基本方法,鉴赏意象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理解诗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导入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何其芳先生笔下所描绘的清新自然的秋景图,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另外一首描摹秋天景色的诗歌,看看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曹操的《观沧海》。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首先,请同学们谈谈“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作者简介}曹操(155―220)

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创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其诗具有“慷慨悲凉,气韵沉雄”的风格。

{写作背景}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至乌桓(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欲借乌桓之力,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临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刻,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观沧海》”。

(二)夯实基础,整体感知

{简要介绍诗歌体裁}

乐府――两汉官署名称,即音乐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制作国家典礼音乐,主要收集文人诗、民间歌谣入乐。

乐府诗一般无标题,尤其是汉代乐府。《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所加的。乐府诗可谱乐歌唱,诗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去的,亦可称之为“诗的附文”,与诗歌表现的内容无关。

{听读结合,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听我泛读,注意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泛读完之后,再请同学们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象?”

明确:诗中描绘了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深入诗歌,品读文本}

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梳理诗歌的内容:1、细致分析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构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与诗人的心境有何联系?

解析:“观沧海”以一个“观”字为线索,总揽全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旨在交代观海地点及方位,登高临海,视野开阔,将沧海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登高远眺,描摹大海、山岛的情状,使眼前之景显得辽阔、壮观,写出了沧海之景的壮丽之势;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一反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秋情怀。写出在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茂,给人生机盎然之感。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此句虽言秋风萧瑟(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悲秋意绪。眼前见到的却是大海的汹涌澎湃,气象宏阔、生命不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将眼前实景,融进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呈现出吞吐宇宙的气象。诗人以沧海自比,隐含自己有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抒发了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合乐而作,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无关。

2、品析这首诗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并说明这些表现手法在诗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明确:A、景物的描写手法:

由近及远(由眼前实景到想象、联想之景的描写――空间关系的迁移,显得层次分明)

虚实相生(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等景象为实写,日月、星汉为虚写。采用虚实相生的描写手法,使诗内涵丰富,意韵无穷)

动静姐合(水、秋风、洪波、日月、星汉等景象的描写为动景,山岛、树木、百草等景象的描写为静景。动静结合,使诗歌显得鲜活生动,富于感染力)

B、情感的表现技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生情,情生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借写大海吞吐宇宙的雄伟壮阔之景,隐喻自己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诵读全词,升华感情}

请学生富有情感的诵读全词,以感受文气,曹丕在《典论?论文》曾说:“文以气为主”,诗词亦是如此。在《观沧海》这首词中需要我们在诵读中去获得一种陶冶,以便使自己融入诗中,并达到与诗的一种交流与沟通。

小结:

本节课所学的《观沧海》,重点是让大家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样“胸怀阔大、志存高远”。

(三)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下来完成课后作业,并背诵这首诗歌。

板书设计:

水山岛(壮丽气势)

树木百草(向荣姿态)实景(借景抒情)观沧海秋风洪波(气象阔大)

(乐府诗)日月:运行-出其中(奇特想象)虚景(诗言志) 星汉:灿烂-出其里(宏伟意境)

观沧海教案2

一、导入(3分钟)

1、当冰山带着眩目的荣耀,渐渐融化,/你开阔的前额便从无边的浩淼中升起。/在这个漂泊的世界里,心像铁锚一样下沉,思考却升上浪巅,额际的皱纹,与海平线震颤,起伏。/我看见曾经雕塑过你风暴和巨浪的指纹,读海的语言,风的语言,水鸟的语言。/大海以幽深和苦涩日夜洗涤,摇撼。/生命逐渐冷却,旋涡陡然转动,雄鹰守侯崖岸,/听,大海的呢喃!(音乐:海浪声音起)

2、1800年前,一位53的老人站在了渤海岸边,凝神静想,回忆往事如烟;心潮澎湃,敢问前程坦然。1800年后的今天,我们用文字和他交谈,一起走进他的密语心田。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4、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曹操?

二、通读(11分钟)

5、通读:

(1) 读读诗题,读读诗。(齐读、自读)

(2) 背背诗。(自背、查背、背给同桌听、查背3~4人、齐备)

(3) 看看字怎样写。写诗。(黑板上8个竖线,7个人一人一句)(订正)

(4) 吟诵。

一起读,带着感情。(在背景音乐下朗读,3~5个人)

说说读诗后的感受:印象,感觉,评价,体会,感悟都可以。(3~4个人)

6、小结:叙事、写景、感慨。

在作者的笔下,海水是多么的美呀!它摇曳不定,波浪滔天,苍苍茫茫,一片浑然。

三、解疑(20分钟)

7、学生们有不会或不懂的吗?(在前面作好标记)

(重点解决的问题:生词。翻译。)

8、连起来读,自己说说意思。(同桌互动)

9、小结:鲁迅称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历史上,这是第一首山水诗。大海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全篇从大处着墨,通过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雄伟恢弘的景象,着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赋予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寄予着作者很深的感慨。(穿插背景)

提问:谁能说说作者的感慨?或者感受?

总结:作者宏观纵览,所见者大。海水、川岛、树木、百草、日月、星汉。(板书)

视野宽阔、粗线勾勒。

真可谓:巨眼睥睨万物,胸中自有天下。

总结:“澹澹”蕴涵了动荡不息的力。

“耸峙”蕴涵了挺立不摇的力。

“丛生”蕴涵了竞争不伏的力。

“丰茂”蕴涵了旺盛不息的力。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更蕴涵着宇宙造化的热烈奋发的伟力。

这一切,都仿佛跃动迸发于浩淼无涯的沧海之中。不,是跃动迸发于作者广阔的胸怀之中。

四、体悟(10分钟)

10、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来谈谈感受、收获。比如:可以画简笔画、写解说词、翻译、说说作者的观察角度和顺序、或者是怎样展开描写的、改写成散文、朗读、写一段评价的文字、给曹操写一封信、给渤海风光影片写文字脚本、表演、等等。(画──翻译──朗诵──信等等)

五、结论(1分钟)

作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大海寄托了一种胸怀,高山也许是一种象征吧!

真可谓:

水天一色,登高景现心亦远;风月无边,望海神明气不凡。(板书)

同学们可以可后思考:作者是在一天中什么具体的时间来观沧海的呢?(下课)

观沧海教案3

教材简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安排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视频、音乐、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习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及目标 学生活动及目标 导入新课

(7分钟) 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 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 作者简介

(1分钟) 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 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绍

(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习课文(一诗四读法)

一、朗读

(5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 欣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 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 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 二、译读

(7分钟) 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 按座位顺序,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 三、背读

(8分钟) 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 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 三、背读

(8分钟)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展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比赛,看哪组说得最好。 拓展研讨 一、比较阅读

(6分钟)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 二、形象探讨

(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 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 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 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文章标签: # 学生 # 诗歌 #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