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

广东高考人数下降_广东高考落后

tamoadmin 2024-06-10 人已围观

简介1.高招跨省调控这一促进“高考公平”的举措为什么会备受质疑?2.广东省高考前100名我这里有一篇关于复读的报道,可以参考一下。 如何面对复读! 如何面对复读! 本届广东高考被视为“背水一战”,下届的知识点、考纲、考试模式会有较大的变化,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落榜考生若想复读应如何考虑? 复读有哪些因素 哪些落榜考生适合于明年继续复读?参加复读的学生主要有:一是平时成

1.高招跨省调控这一促进“高考公平”的举措为什么会备受质疑?

2.广东省高考前100名

广东高考人数下降_广东高考落后

我这里有一篇关于复读的报道,可以参考一下。 如何面对复读! 如何面对复读! 本届广东高考被视为“背水一战”,下届的知识点、考纲、考试模式会有较大的变化,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落榜考生若想复读应如何考虑? 复读有哪些因素 哪些落榜考生适合于明年继续复读?参加复读的学生主要有:一是平时成绩不错,但在高考中失手;二是填报志愿不合理,志愿的梯度设置不恰当,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三是在学习上有潜力,但平时学习不用功,高考前才开始努力,结果没有考上;四是来自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 虽然从2007年高考将使用新课标教材,但是绝大部分考试的内容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要复读生能克服失利造成的心理阴影,有足够的决心和信心,选择合适的复读学校,加上自身的刻苦努力,来年金榜题名并不是不可能的。 复读面临新内容 高中新课标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按模块和专题的设置而编写的,每一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政治、历史等文科变化最大,数理化则变动较小,而语文、英语注重知识的运用,变化更小一些。 政治(点评: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胡老师) 新增了必修模块-文化生活,两个选修模块-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经济常识,等于复读生要多读三本书,哲学史和公民政治参与等内容与旧课本也有所不同,但是考试模式、结构、比例仍未公布,估计第一年会平稳过渡。 历史(点评:广州市第21中学历史科罗老师) 07届复读生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的高三课本是按专题编写,改变以编年史行文的体系,必修模块有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文科生另有6个选修模块,将中西方几千年历史古今贯通、中外关联。06届高三学了3年编年史,重读高三等于以专题形式进行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挑战在于新课标更倾向探究式学习,知识的涉猎面更广,学习观念、思维方式要有所变化。 数学(点评:广州市第5中学杨老师) 文科数学的难度有所降低,新增“算法初步”、“常用逻辑用语”,删去“空间向量”、“概率统计的部分内容”;而理科数学新增“算法初步”、“定积分”、“导数”等,教材的编排有较大变化,但基本知识点和重点与过去没有很大的差异,考试中新增点一般以填空选择题形式出现,复读生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些新增点应该问题不大。 物理(点评:广州市第17中学黄老师) 物理新增三个知识点,必修增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革命”,选修增加“传感器”、“相对论”,这些新增点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复读生可以自学和老师讲解相结合,考试不会考得太深。 化学(点评:某中学余老师) 增加了物质结构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前者原来属于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高三的内容学得广而浅,这个模块属于抽象教学,对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较有利;而实验原来渗透在各个章节中,现在单独组成一个模块,部分检测设备要求相当高,一些竞赛类重点中学才能满足,对中小城市的学生不利,化学反应的原理在应用方面稍有扩展。 生物(点评:广州市执信中学刘老师) 生物科编排的体系有所不同,新增“酶的作用机理”、“群落的演替”等,选修模块的变化较大,如选修1新增“DNA体外扩增技术实验”,选修2新增“生物科学与健康”、“生物科学与农业”、“生物科学与工业”、“生物科学与环境”,选修3中新增“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但选修模块在高考中占的份量较少(约30%),对于复读生来说不是很大的障碍。

高招跨省调控这一促进“高考公平”的举措为什么会备受质疑?

2023年广东高考是什么卷如下:

2023广东高考采用新高考“3+1+2”模式,启用新高考全国I卷。

采用新高考“3+1+2”模式的是“七省一市”,分别是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和重庆。

1.物理+其他学科

一种类型是首选物理,再选科目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等4个学科中选择两个学科,作为选考科目。广东省高考物理采用原始分制,其他两个学科采用赋分制。

2.历史+其他学科

另一种类型是首选历史,再选科目也是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等4个学科中选择两个学科,作为选考科目。历史采用原始分制,其他两个学科采用赋分制。

采用这种类型的省、市,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三个学科各150分,三门选考科目各100分。广东省高考总分也是750分。

高考全国卷:

高考全国卷综合素质测试始于2004年,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考试内容多为实际问题或案例分析,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它不仅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还要求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的表现。

高考全国卷的命题难度要求大于地方卷,试卷内容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每年的试题都是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委托教育部选拔的专家编写的,因此,高考全国卷的质量、难度和标准性都很高。

高考全国卷不仅考查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备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形成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同时要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全国卷的挑战。

广东省高考前100名

跨省生源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考公平”,但是却引起这么大规模的关注,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公平”的忧虑。初衷不坏,但是这一方案也受到了向全社会公然宣导一种不公平?的指摘。

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长期以来,西部省份的高考录取率、重点大学录取率普遍低于东部发达省份,东西部“高考鸿沟”显而易见。无论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还是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这种现象都亟待改变。所以才有了教育部的“协作计划”,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拿出一些招生指标“支援”西部省份。国家是一个整体,需要均衡、协调发展,发达地区“拉”落后地区一把,从国家层面上看是天经地义的,是从全局考虑,着眼于长远。

但从那些支援省份的角度看,“高考公平”则有着不一样的内涵。譬如,有些家长认为,东部省份高考录取率较高,是因为生源质量较好,而生源质量好,是地方政府重视教育、家长不惜代价培养孩子的结果,是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的结果,高考公平就应该是“优胜劣汰”,而不是“损有余补不足”。再譬如,有些家长认为,东部省份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有赖于地方政府的长期投入,凝聚着当地纳税人的奉献和汗水,他们的子女理应因此获益。还譬如,有些家长质问,高考录取率遥遥领先的京、津、沪,为何反而不外调招生指标?至于教育部门表示外调指标不会影响本地录取率,很多家长不以为然,因为,如果不外调指标,本地考生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比例将会更高。

是的,一旦和地域扯上关系,“高考公平”便成了一个公说婆说、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应该说,国家的政策没有错,而家长的诉求也有道理,至于谁更有理,实在难以判断。不过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促进高考公平不能仅靠调剂招生指标,而要着重从基础教育抓起。实际上,比东西部“高考鸿沟”更显而易见的,是东西部基础教育的鸿沟。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导致生源质量整体上不如东部省份,这也是许多全国性重点大学在西部省份投入招生指标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外调招生指标,固然能提高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但显然治标不治本,反而可能影响高考的公平和效率,并且不利于国家的人才培养。

所以,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地方政府真正重视教育,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生源质量,这才是提高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的根本之策。填平基础教育鸿沟才能填平“高考鸿沟”,当东西部基础教育水平差距不大,实现高考公平也许就简单得多: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高校录取考生只看成绩,而不管考生来自哪个省份。

广东高考前100名分布如下:

1、广州深圳的教育好,但对其他城市不是碾压式的好

不少人觉得广州,深圳是一线城市,所以高中教育应该也是搞得最好的,加上广州深圳都有很多出名的高中,高考前100名,大多分布在广州深圳的这些出名高中才合理,但现实不是这样子的。

从2023年广东前100名学生的分布情况来看,除了广州深圳的高分生人数显眼以外,东莞,汕头,湛江,珠海等都不能忽视。

拿东莞市来说吧,虽然入围前100名高分生的高中只有东莞东华,但是人数去到21人,相当于前100名,人家占了五分之一,历史类省前9名,东莞东华也有一人。

还有汕头潮实,18人入围广东省前100名高分生,历史类前9也有1人。

湛江的湛江廉实,11个人入围广东省前100名高分生。

而广州市前100名学生入围的人数,基本上是由华师附中,广州二中,广东实验,广州执信,广州六中,广大附中,广东广雅等7所中学一起贡献的,人数也不过30人。

深圳市前100名学生的入围情况也多,由深圳中学,深外,深高级中学,深实验等学校贡献,总数是46.

某种程度上来说,深圳,广州的高中教育好,但是有点零散分布,汕头,东莞,湛江的好,就有点集中式发展,高分生的数据中广州,深圳确实领先,但不是绝对式的领先。

2、全广东省出100名高分生最厉害前10所学校,佛山的高中入围数最多

不少人觉得出高分生的城市,入围前十学校最多的肯定是广州,深圳。但是2023年不是的,反倒是佛山市的高中比较抢眼。

3、华师附中有点落后了,省前100学生数量不到深圳中学的一半,也没有其他学校的好

以前很多人提起广东省数一数二的好高中,一定说那就是华师附中了,但是2023年华师附中前100名学生的人数,在30所出省前100名高分生的排名中,只排了第五,人数是10个,物理类前十没有,历史类前9没有。

文章标签: # 高考 # 100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