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高考论语常考名句_高考论语里仁

tamoadmin 2024-07-24 人已围观

简介1.《论语·里仁篇》有哪些金句可以分享一下的?2.《论语-里仁第四》10 无适也 无莫也3.求《论语 里仁》翻译,全篇 的谢了4.《论语-里仁第四》2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5.论语里仁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论语·里仁》篇:“能以礼让为国乎?”7.论语中的里仁讲的是什么8.《论语·里仁第四》02:试着说说“仁”的体、相、用论语·里仁篇的详解 4.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1.《论语·里仁篇》有哪些金句可以分享一下的?

2.《论语-里仁第四》10 无适也 无莫也

3.求《论语 里仁》翻译,全篇 的谢了

4.《论语-里仁第四》2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论语里仁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论语·里仁》篇:“能以礼让为国乎?”

7.论语中的里仁讲的是什么

8.《论语·里仁第四》02:试着说说“仁”的体、相、用

高考论语常考名句_高考论语里仁

论语·里仁篇的详解

4.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注释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②处:居住。③知(zhì):同“智”。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评析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4.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②。”注释①约:穷困、困窘。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评析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渝,保持气节。4.3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注释①好(hà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②恶(wù):憎恶、讨厌。作动词。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评析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4.4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评析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5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4.6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他的仁德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能再增加什么;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人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评析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

《论语》里仁篇中关于“仁”的大概理解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仁的产生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道德意义。  1.同情友爱:仁心,仁义至尽  2.果核的最近部分:杏仁儿. 不仁:(1)不仁慈,无仁德如不仁不义  (2)手足痿痹,为能运动:麻木不仁,四体不仁. 3.人、仁  “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仁固可作‘仁义’解,也可作人解。我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话作本论,《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观过斯知仁矣’、‘井有仁焉’,这些仁字,都应作“人”解。而一般学者以其字之为仁,多曲为之解,求其说,而不得要领。故上例我以‘仁’字应作“人”解。否则,‘井有仁焉’,作仁义之‘仁’解,难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为旁证,可知人、仁同义。例如《礼记表记》说,人也谓施以人以忠恩也。人与仁同义……《论语》所谓‘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即本此义。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关系密切。把仁字均解为‘仁义’,难以自圆其说、令人信服”(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46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4.仁,就是二个人字,从这个字的形我们看到了这个意思。那为什么这样写这个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对“我为,为我。我害,必将害我。”的简写。这句......

里仁的论语 里仁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点点体会邻居和环境很重要,要选择品行高尚的人做邻居,选择崇尚真善美的地方居住。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点点体会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才能安处困境。译文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做最有利的生活规范。”3.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点点体会一个人有了仁爱的心,才会真正喜爱和愿意帮助好人,远离和厌恶坏人。语言注释恶,wu,四声,厌恶的意思。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4.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点点体会真正有了仁德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会设法感化他。这句话和上一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连在一起,才是“仁”的全部含义。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5.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点点体会有仁才会取得成绩,失败也要依靠仁才能安稳。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

论语中的里仁讲的是什么论语中的里仁主要

里仁篇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里仁篇》有哪些金句可以分享一下的?

里仁篇第一章

《说文解字》中解释,“里,居也”。用现代汉语来说,“里”就是宅院、住宅的意思。那么,“里仁为美”就是讲你所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

关于这个“仁”,有人把它解释为“仁者”,也有人把它解释为“仁厚的道德风尚”。我想,咱们可以把它统一成“居住环境”,一个地方的“仁者”很多,自然这个地方的民风也差不到哪儿去,因为淳朴仁厚的道德风尚,是依靠一个一个的“仁者”支撑起来的。

孔子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要重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当然,这个“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或是物质环境,而是强调 人文环境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别人的环境,我们要学会去做个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去接近好的环境。有仁厚品格的人,多接近接近,向优秀的人学习;自己的常驻地,要选择淳朴仁厚、道德风气好的地方。为什么呢?若不注意为自己选择好的环境(人文环境),又能从哪里获得智慧呢?

孔子是深通人性的,他强调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他教学生习“仁”,先强调选择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网络上常有新闻报道,说一宿舍6人全部考上研究生的不少,这不得不说是好的学习氛围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修养等,不能不注重先整理好自己周围的“环境”!

《论语-里仁第四》10 无适也 无莫也

1、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不知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2、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知人勿点透,责人勿说尽。

3、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三观不同,互相尊重。

4、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知世故,而不世故。

5、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未尝君苦,不劝大度。

6、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出言有尺,做事有余。

7、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8、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前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

9、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10、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下;生活会苦一阵子,但不会苦一辈子。

扩展资料:

《论语·里仁篇》本篇是《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又名《论》。

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里仁篇

求《论语 里仁》翻译,全篇 的谢了

姓名: 王隽祺? 组别: 1组

日期: 2021-1-4第76天 周一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①,无莫也②,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适(dí):意为专主、依从。

②莫:不肯。无适无莫,指做事不固执。

③义:适宜、妥当。比:亲近、相近。

翻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心得

这句话就是一种“中庸”的态度。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我们一定要干嘛干嘛。当然,如果是一个愿望,一个笃定的信念,是用“一定”来加强自己的信念和行动力的。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这么“一定”。

人生没有“一定要”。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可能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一定要成高层领导之类的。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把自己当做器了。“君子不器”,君子是不把自己定性的。我们只要努力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可以朝着晋升的目标前行,但是我们要明确这不是“一定”的。当你最后没有得到的时候,要有好的心态去面对,这才是最关键的。

人生没有“一定不要”。 你不想要的东西,也经常会来到你的身边。如果真的来了,就接纳吧。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论语-里仁第四》2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思想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其思想深入浅出,覆盖面大,形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也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论语》的道德思想以“仁”为基础,包含孝悌,交友,守仁等,下面我们逐一论之。

一、《论语》的道德

“仁”是孔子人格理想的根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孔子把“仁”看成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理想,指出人道的基本内容就是“仁”,从而建构了仁学,仁学核心是爱人,主要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根本道理。

“仁”字从汉字构成来看,一人是“人”字,二人为“从”字,三个人则成“众”字;所谓“仁”,有二人便从产生的一种关系。因为,“仁”字是从人字旁加一个二字,两个人相处之道即为“仁”。《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字的基本含义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即像爱自己一样体贴,爱护别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复礼”,二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说要以周礼的标准做到“非礼无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颜渊》),要人们从精神上做到自我控制,从视、听、言、动的感性经验上符合礼的规定,这种与“礼”相结合的“仁”带有规范的意义。如果人的行为皆能符合与礼,这便是实现仁了,“仁者爱人”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从心理上把人的相爱感情发展为道德感情,并且进一步发展为“孝悌”、“忠恕”和爱有等差的道德行为。从这种仁与礼的统一可看出,孔子在讲到“仁者爱人”时,总是贯穿着“礼”。

孔子爱人的道德感情是有等差的,对自己的父母要讲孝,对君主要忠,对贵族身份的大夫、士要讲友,与人交要守信。

(一)孝悌。孝指善事父母,即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悌指善事兄长,即弟弟对兄长的爱敬之心。

第一,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孔子认为爱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因此,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君子专心致力与更本,根本确立了,道自然就会生出来,在家与社会之上,作到孝顺父母,外出尊敬兄长。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在国家上,君子有厚道,百姓也按仁道生活,如“君子笃与亲,则兴与仁”(《论语·泰伯》。

第二,孝悌不仅是尽赡养义务,而且有爱敬之心,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强调的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敬之情,而不仅仅是供给衣食或帮助干点体力活就行了。再说,子女对父母应该关切。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母的年龄,不可不时刻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他们年高而担心。而且,不远游,以尽养亲,事亲之责;不得已而远游,也该有一定的去处,以免双亲挂念。另外,他还认为,从父母赋予自己血缘关系和养育之恩上升到孝道的“三年之丧”不是礼仪形式,而是从道德感情上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才是“仁’(《阳货》)。

第三,孝悌是继承遗志和恪守遗训。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第四,孝悌是按礼节来做。孔子认为孝不能违背礼节。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非常重视对于孝的礼节,也有政治的考虑,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慎终指办理丧事,追远指办理祭事。这些事办理的好,对于收拾人心,维系社会,关系极大。

(二)友仁。孔子对于交友原则,具有广泛性和平等性。因为它不是政治关系,也不是血缘关系。而是近与一般的人际关系。孔子说:“居是邦也,事起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论语·季氏》)。“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语·公冶长》)。这是说,应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如果整天和小人混在一起,说得话却没有一句合乎道理的正经话,只喜欢耍小聪明,是孔子所反对的,即“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卫灵公》)交友要没看对象,更重要的是严与律己,虚心谨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这与自我为中心,以是否与自己有利为出发点,去品评和要求别人的高低长短的态度,显然不是一个思想路数。但是,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即“无友不如己者”(《学而》)。

(三)守信。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之一,其本义是诚实,不欺骗。孔子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主忠信”,“谨而信”,“敬事而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行得通。所以,把“朋友信之”作为自己的志向之一。主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信又是立国的根本,孔子说:“能行五者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恭,宽,信,敏,蕙)就包括信,因为“信则人任焉”(《阳货》)。

关于守信的问题,孔子在评价管仲时说:“岂若匹夫匹妇之为惊也”(《论语·宪问》),“言必信,行必果,惊惊然小人哉!”(《子路》)这意思是说,难道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拘泥与小节,小信吗?说出的话一定兑现,做事情一定果断,不问是非曲直,意味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做人行事的原则。

二、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拜金主义流行,一些人见钱眼开,斤斤计较与蝇头小利,甚至不惜出卖朋友,泯灭良心,把金钱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什么理想,道德,精神追求,全被他们抛在脑后。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欺诈哄骗,偷盗扒窃,贪赃枉法,侵吞国家财产,,凶杀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有些人心理上的道德防线崩溃了,道德意识淡薄了,整个社会未能建立有效的道德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甚至连起码的道德评判也出现了危机。因此,现代人们都需要重新唤起道德追求,抵制物欲的侵袭,高扬道德理性,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道德价值的认同,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拒腐防蚀的自觉性。而《论语》对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论语》中,勤奋,诚实,节俭,相助相生的观念。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礼仪廉耻,慎独,以礼待人,讲求信用,尊重别人。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比如,尽管在西方影响下的限度进程开始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在我们国家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而且特别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这表现在非常重视家庭人际关系,且强调家庭的和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例如:子女对父母履行孝顺义务大概有三种:第一,每个男人有义务养育孩子,传宗接代,以报答双亲养育他而经历的千辛万苦。第二,供养并服侍父母,使父母晚年享尽天伦之乐。第三,必须遵守祭祀祖先的礼仪。孝顺父母不局限与父母健在的日子,而必须坚持一辈子;即使父母去世以后,按照传统思想,祭祀祖先不是一种宗教活动,而是对已故祖先孝心的延续。这样,孝成了现代人个人修养的根本。论语思想高度重视培养人的内脏精神力量和独立的理想人格,这样的人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可成为为国家献身的爱国者,也可以恢复逐渐丧失的人性。另外,有关“恕”的思想,成为当代圆满处理“你”和“我”关系的。“礼”起到了确立地球村秩序的基本作用。就是说,保持社会的有序状态,关键就在于能否很好的处理这两种关系中的关系:一是通过礼的制约来实现。而是通过个人的自律和宽让解决,这意思是,天下和平来自人际关系的和谐。

看来,《论语》中的道德思想仍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强大精神之柱,自古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足以信之!

论语里仁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Day90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

原文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①。

注释

①讷(nè):说话迟钝。

翻译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该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心得

最近可能做了一件不谨言慎行的事情,可能先要注重内化,也可能是心态的问题。

《论语·里仁》篇:“能以礼让为国乎?”

论语里仁篇告诉我们仁者爱人,欲立而立人,不仁者不可久处等道理。

仁篇告诉大家,仁者爱人。这就是说,仁是一种对别人的关爱和关怀之心。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才能真正地去爱别人,去关心别人。仁不仅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更是一个社会的基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仁篇告诉大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说,人们应该以自身的理想、目标为基础,去引导和帮助别人,帮助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这种做法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满足,也能为别人创造条件,让人获得成功和成就。

仁篇告诉大家,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这就是说,没有仁的人无法长久地生存和发展。因为一个没有仁心的人,只会想着自己的利益,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样的人很难在社会中立足,也很难赢得朋友和同伴的信任与支持。

仁篇告诉大家,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就是说,应该爱护善良、美好的事物,同时排斥邪恶、丑陋的事物。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品德水平,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一直被视为道德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论语中的仁篇深刻地阐述了仁的内涵和意义,提供了一个关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的完整体系。而在现代社会中,仁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更好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关于论语

除了论语中的仁篇外,仁亦是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了仁在人格修养中的重要性;中庸则阐释了中庸之道的核心观念,即中和之道、诚实守信,这与仁的内涵不谋而合。这些经典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即仁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现代社会也对仁的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企业管理中,仁被看作是一种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强调企业应该关注员工的感受和需求,在经营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政治领域,仁则被视为一种执政理念,要求政治家始终保持高度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真正为人民谋利益、服务人民。这些实践进一步证明了仁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论语中的里仁讲的是什么

里仁篇第十三章

孔子主张“仁”的学说,“礼”又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政治上,孔子希望恢复周礼,提倡以礼治国。本章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说,能依靠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够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

我们可以细品品,本章用的全是反问句。反问句有增强语气的作用,表达了说话者强烈的情感。因此,本章表现了孔子想推崇以礼治国的强烈愿望。我们后世人都知道,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并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愿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孔子的思想泽被后世,我们中华民族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都是靠前辈先人点点滴滴的精神积攒而来的。

礼是人际关系的具体规范,让是人与人互相尊重的明确表现。依礼而行就会处事恰当,谦让互助就会社会和谐。

在当今这么一个快节奏、时刻充满竞争的社会,懂得礼让的人,尤为难得。因此,孔子的礼让思想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懂得礼让,就会设身处地去为他人考虑。在为人处事中,就知道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在与人沟通相处时,也能够有发乎真心的关怀和同理心。这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

因此,懂得礼让,关系民族未来!我们要好好践行它!

《论语·里仁第四》02:试着说说“仁”的体、相、用

有关生活 学习 做人的道理 在今天仍有许多实际应用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 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 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 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体会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点点体会邻居和环境很重要,要选择品行高尚的人做邻居,选择崇尚真善美的地方居住。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点点体会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才能安处困境。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点点体会一个人有了仁爱的心,才会真正喜爱和愿意帮助好人,远离和厌恶坏人。 语言注释恶,wu,四声,厌恶的意思。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点点体会真正有了仁德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会设法感化他。这句话和上一句“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连在一起,才是“仁”的全部含义。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富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点点体会有仁才会取得成绩,失败也要依靠仁才能安稳。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点点体会仁一定是心胸宽大,道德高尚。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点点体会人容易犯的错与自己的为人有关系。 语言注释党,乡党,就是现在的社会关系。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点点体会早上知道真理,晚上死了也安心。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点点体会一个人如果贪图物质享受,就无法追求真正学问。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点点体会不要固执己见。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点点体会君子关心的是道德,怕违反道义,而小人关心的是利益。 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点点体会要正确认识利害关系,妥善处理事情。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点点体会以德治国。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点点体会一个人重要的是有真才实学。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点点体会孔子学说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忠诚宽厚。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点点体会高尚的人追求道义和真理,卑下的人追求私利。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点点体会向先进学习。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点点体会要尊重父母。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点点体会子女远离老人时,要安顿好老人。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点点体会要孝顺父母。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点点体会一诺千金。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点点体会一个人知道克制自己,就会少犯错误。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点点体会多做少说。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点点体会高尚的人受人尊敬,绝不会孤苦伶仃。 原文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点点体会提意见要注意场合,要注意方式方法。

《论语·里仁第四》02:仁的体、相、用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第四》集中讲了“仁”,“仁”本身又是一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抽象概念。孔子讲“仁”,不会从科学的角度去下定义、作诠释。而是老老实实从知与行、内与外的辩证关系上去表达和论述。后来,唐代以韩愈为代表的文人在充分吸收了佛教“体、相、用”概念的基础上,试图用佛道的方法重新来阐释孔子的“仁”。时代的演进在自然与科学之间,为孔子的学说找到了一个还算能行得通的中间介质。既不至于用科学曲解孔子的“仁”,也不至于让“仁”陷入到虚无缥缈的玄学境地。在此基础上,宋儒进一步发展出了更为机械、呆板,同时又更易灌输给常人的理学。

那么,孔子说得“仁”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它的体、相、用?

一、体

所谓“体”是指本体,“相”是指现象,“用”是指作用。

“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仁”的本体到底是什么?

从汉字的角度来看,“仁”字是由一幅画延展抽象来的。这幅画的内容是——一个人在路上行走,旁边标注了个“二”。也就是说,“仁”是解决两个人相处问题的学问,两个人在一起,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仁”是一种解决相处、相爱、互助问题,促其形成和谐局面,实现发展共赢的方案。从这个角度上讲,这幅画,或者说汉字中的“仁”字从“用”的角度解释了“仁”。

生活中也有一类可以具体看得到、摸得到、感受的到的“仁”,那便是杏仁、果仁、核桃仁的“仁”。这个“仁”的共性是——它们都是某种生物生命的“根核”,简单来说,这些生物都从这个“根核”生长而来,失去了这个“仁”,这一类生命便失去了生存繁衍的主要通道。人体内当然没有一个具体的像杏仁、果仁之类的“仁”,但一定也存在一个抽象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人心便会迷失。这个安身立命的“根本”便是“仁”。

今天,运动科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我们走进健身房,有经验的健身教练会先为我们建构一个“核心准备”的概念。也就是围绕我们身体的中心,确定一个以腹部位置为中心的核心,在整个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努力确保核心得到有效控制。而做好控制核心的准备,就叫核心准备。一切旨在对身体机能进行优化的健身活动,都建构在核心准备到位的基础上。健身运动中的“核心准备”也可以和孔子所讲的“仁”作类比。

二、相

孔子本人为“仁”确定了一个具体的相——“久处约,长处乐”。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理解仁、践行仁、安于仁,便不能够长处在困约之中而不为非作歹,不能够长久处在逸乐之中而不生出骄溢。

仍然以健身运动为例,如果不能做好“核心准备”,一旦失去了核心,所有的运动都是散漫的,对于身体的影响也一定不会是系统、科学的。我们看那些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运动之前,一定会先扎紧腰带,调匀呼吸,找好重心,在举重过程中,一旦失去“核心准备”,不仅不能举起重物,还很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颜回为什么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正是因为颜回“里仁”,能够理解人、践行仁、安于仁。后来人总结“安贫乐道”,要想真正安于某种境况,内心里一定有更有意义和价值的追求。这个更有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便是颜回的“仁”。子贡问“富而无骄”怎样时,孔子回答他“可也,未若富而好礼”。富而无骄只是一种自律,就像运动,“富而好礼”则有了自心核心上的追求,将人带入到一个更宏大的精神世界。

这便是“仁”者的相,无论居于什么样的处境之中,都能保持积极向上。

三、用

学问说到底,是有用的,没用的学问是没有生命力的。

“仁”有什么用呢?它从本质上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相爱、互助,发展共赢的问题。让“仁”人本身是乐观向上的,让“仁”人所处的世界看起来是和谐生态的。

孔子讲“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是在说:仁者仁其仁而得其安,得其安而笃行其仁;知者知其用而行其利,得其利而愈深其知。

天生“仁”者是圣贤,圣贤不教而能行仁,在行仁得仁的过程中愈加坚信仁。天生“知”者能够见利,正是因为知仁而得利,才更加注意深化和发展仁。

文章标签: # 孔子 # 论语 # 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