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2020高考地理新课标,2014高考地理新课标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地理新课标新在哪里?1.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1.高中地理新课标新在哪里?

2020高考地理新课标,2014高考地理新课标

1.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解析 1、材料信息:地址位于珠三角洲城市周边,人物为农民,事物为“握手楼”(信息显示楼较高、密集)。珠三角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外地来的打工仔非常多,当地农民建房屋目的肯定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发展,答案很明显为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AB选项太伟大,C选项太土豪(浪费)。

2、城市中的商品房(毛坯)价格约20000元一平米,价格昂贵,打工仔基本买(租)不起;在城市周边的农民自建楼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交通也较为便利,与打工仔的工资收入和生活开支契合,因此打工仔多选择郊区农民的“握手楼”,当地农民也就成为包租公(婆)。AC选项的情况为逆城市化现象,中国目前处于郊区城市化阶段,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因此D错误。

考察能力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观察反映事物的特征(大小、高低、数量、密度)

地理原理 1、人们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建房)、第三产业(出租房)的目的都是为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 2、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住房、交通、就业、污染、人口),及其解决措施。

答案 1.D、2.B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3. 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 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解析 材料显示了徐州的经纬度(约34°N,117°E),地图显示了甲国的经纬度(西经60—70°,赤道—北纬10°)

3、根据甲国的经纬度位置可确定是南美洲。

4、6月2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徐州距离太阳直射点更近,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N-23.5°N)=79.5°,甲国首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5°N-10°N)=76.5°),因此A正确。6月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徐州位于甲国首都北方、白昼更长,B错。太阳直射点为徐州的南方,徐州正午影子朝北,太阳直射点位于甲国首都的北方,其影子朝南,C错。夏半年北半球(北极点除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但具体方位角度不同。

5、徐州(约34°N,117°E)与甲国首都(10°N、67°W)共同位于北半球,徐州往东经度相差176°<180°,为劣弧、距离短,徐州往西经度相差184°>180°,为优弧、距离长。因此最短航线应该向东航行、穿越太平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大西洋。而非向西航行经过印度洋再抵达大西洋,因此不会经过ABD三处。

考察能力 定位能力:根据材料和地图:明确两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计算能力:不同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定向能力:通过计算经度差,确定最短航线(大圆劣弧)的方向

地理原理 地球运动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方位与影子的关系、昼夜长短的判断、 太阳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地球的形状(最短航线)

答案D、A、C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6. 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7.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降水落地面后,一部分形成径流(蓝水),另一部分蒸发(绿水)。蒸发分为植物蒸腾(生产性绿水)和蒸发(非生产性绿水)两部分。

6、绿水比例是指(蒸发量)除以(径流量+蒸发量)的数值,绿水比例最大是指蒸发量大、径流量小,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的塔里木河蒸发比例最大。A正确。

7、生产性绿水比重是指(植物蒸腾)除以(植物蒸腾+蒸发),覆盖地膜可以保湿、保温、保土,减少蒸发,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用显著,因此C正确。而且ABD均不符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考察能力 获取信息并将其分类的能力比例数值的计算能力

地理原理 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河流的水文特征 农业生产技术(覆盖地膜)对区位因素(水源、气候)的改良。

答案6. A、7.C

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9. 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解析 地图信息显示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洲大陆较远,多火山。

8、结合初中知识(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可知特有动物比例大的成因是远离大陆、远离危险,动物进化缓慢而古老。B正确。火山为干扰信息,构造运动造山、造岛屿能力一流,但不造动物。海底火山附近有特有生物,但陆地上没有什么特有的火山动物,有的话只有红孩儿一人。

9、企鹅原本生活在南极地区,顺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等洋流漂流至科隆群岛,发现气候适宜(不是很热)、鱼类丰富,于是在此定居(逆洋流回南极不太现实)。老鼠、蜥蜴喜暖,出现在热带地区很科学。C正确。

考察能力 读图能力(定位、估算距离)回顾初中地理知识的能力

地理原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8. B、9.C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0—11题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10.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学科网

1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解析 地图信息显示该岛纬度大部分位于南纬42°—46°,地处太平洋中,中部山脉海拔较高(超过3000米)、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河流、湖泊众多。

10、南纬42°—46°,地处西风带,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高达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岛屿西南部受西风漂流(寒流)影响较大,而非暖流。反气旋(高压)控制、降水少,错误。

11、降水丰沛、气候温和(南纬42°—46°,岛屿、气候海洋性强),多山地,适合草类生长,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最合适。如果能判断出是新西兰,则直接选D。

考察能力读图能力(定位、定气压带风带、洋流、判断地形、根据河流和湖泊的数量判断降水的多少)

地理原理 降水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大气环流、洋流、)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答案10. A、11.D

36(22分)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2014年高考文综真题(新课标II)word解析 图7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气温低,蒸发量小;

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

(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

沙量。

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较少的原因。(8分)

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高中地理新课标新在哪里?

分为Ⅰ卷、Ⅱ卷。

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加入新课标高考。由于这些省份的加入,新课标全国卷开始分成Ⅰ 卷和Ⅱ卷。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语文及综合、湖南综合、江西综合、湖北综合用全国Ⅰ 卷;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新疆、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海南语数英、辽宁综合用全国Ⅱ卷。

扩展资料:

高考的相关要求规定:

1、2014年上半年,教育部将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2、2014年9月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

3、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在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百度百科-高考试题全国卷

1、教学理念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课程理念上:⑴构建共同的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⑵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⑶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⑷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⑸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⑹与时俱进认识“双基”;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变化;⑻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⑽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这十条理念对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教研提供了近期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高中数学课程基础性和发展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给出了基本的定位,通过模块式的课程结构,从数学内部为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多种类的选择。有对数学教学如何处理数学本质与形式的细致分析;也有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方式问题,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处理数学的本质与形式,有对我国数学教育的传统问题的分析,如强调的是高中数学课程应该发扬我国数学具有的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优良传统,有我国数学教育的时代问题,如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同时指出了数学教育面对的困难和更富有挑战性问题,如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如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如何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等。

2、评价体系与结构、内容与目标新

数学课程标准将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4个模块组成,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个专题组成。

课程内容与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对比主要有四类特点:

一是教学内容未变化的占有相当部分;

二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如二分法求近似解、幂函数、空间直角坐标系、几何概型、茎叶图、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算法初步、框图(流程图、结构图)、推理与证明、数学史选讲、住处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对称与群、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矩阵与变换、数列与差分、初等数论初步、优选法与实验设计初步、统筹法与图论论初步、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另外新增的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活动和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

三类是删掉的教学内容,如极限等。

四类是教学、学习要求上有调整的,如立体几何初步中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做要求;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的定义,也不要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对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要求从掌握降为了解,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不做要求。还有提高要求的,如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知道最小二乘法等。

3、课堂教学观念新

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整个数学课程内容中的绝大部分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去完成,课堂教学的观念的转变将是新课程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和实现的根本性标志。课堂教学最终应转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精神内涵的新课程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收、记忆、模仿和练习,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课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当然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特点,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去选择。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新课程 一是内容新、单位课时知识点多,密度大,以前一年要完成的内容现在半年就得完成。在内容增加而课时相对没有增加的前提下,不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是没有出路的。我们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将取代教学大纲成为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它是我们高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将来高三复习的指导性文件,它的意义与《考试大纲》同样重要。因此,我们要象重视学习《考试大纲》那样学习研究新课标,避免出现课标不要求的、不考的内容费时费力,而要求的重点内容又强化力度不够等情况出现。我在教研活动中发现,那种不看不学《考试大纲》,但凭自己的直觉或被杂七杂八的资料牵着鼻子走的人大有人在。比如, 从《考试说明》颁布的第一年(91)起,就明确规定: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距离问题只考查已给出公垂线的情况,而有的教师上课中却给学生讲了许多求公垂线的方法,什么线面垂直转化法了,什么最小值法了......等等,讲了四五个方法,加大了学习的难度,白做了好多无用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犯了导向上的错误。这种情况今后再也不能允许出现,否则,会误人子弟的。因此,认真研究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一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大家都经历过或即将经历过由学生到教师的这一转变的过程。我的体会是,做教师与做学生的要求绝对不一样,可以说有天地之别。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学生时代有些问题是不必弄的很清楚,有的题型教师都给我们总结归纳好了,甚至有些较难的题暂时不会放放也可以,再说,有些题高考能否考还很难说......。以上做法或想法,作为学生或许可以,但做为教师却绝对不行。因为教师的职责要求我们必须独立地、彻底地弄清、弄懂所有的问题,不但如此,还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对教学中出现的每个问题必须彻底地搞透彻,决不允许对知识的是是而非、不懂装懂的情况出现。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讲有些习题,教师讲着讲着有时可能就忘了,这种情况我在听课时有时遇到。究其原因,不是经过自己刻苦钻研的问题,靠看习题答案或问别人得来的知识,印象不深,容易忘。因此,对于新教师来说, 必须下大功夫、大力气、独立地钻研、彻底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目的及有关试题的变形之后,才能归纳出解题规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总之,教师要做几倍于学生的工作,这样才能上好课,教好学。另一方面,对于老教师来说,虽然教材大部分内容仍然没变,但毕竟增加了部分新知识,涉及知识的更新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法,尽快地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衔接。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启发性教学和讨论式教学。要求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密切配合,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发展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文章标签: # 学生 # 数学 #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