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高考动态 高考动态

高考地理大纲在哪里找_高考地理大纲

tamoadmin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1.新课标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答案2.高考文综地理主要考哪些3.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知识4.解读│2017高考 地理考纲删改了哪些内容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历史地理考查考生对所需科目的基础知识和对所学的知识的运用分析,考的是一种思维能力,重要的是先要记好基础的知识点。云南成考网整理了2021年成考新大纲高起点历史、地理的考点重点,下面一起来看看。

1.新课标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答案

2.高考文综地理主要考哪些

3.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知识

4.解读│2017高考 地理考纲删改了哪些内容

高考地理大纲在哪里找_高考地理大纲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历史地理考查考生对所需科目的基础知识和对所学的知识的运用分析,考的是一种思维能力,重要的是先要记好基础的知识点。云南成考网整理了2021年成考新大纲高起点历史、地理的考点重点,下面一起来看看。

北京教育考试院成招办相关负责人提示,2021年启用新版大纲,即2023年版《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考生复习要参考新版成考大纲。

温馨提示: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字“大纲”,即可获取新版2023年云南成人考试大纲。

以下为新大纲内容节选,仅供参考

高中起点历史、地理本科:

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地理测试强调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历史

(一)再认历史知识,理解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二)掌握主要的历史术语和史学表述,能依据要求重构历史时序。

(三)阅读和解释材料,评价和运用材料。

(四)掌握比较、分析、归纳、考证等基本历史方法。

(五)组织论据,说明、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

(六)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地理

(一)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二)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三)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四)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五)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六)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七)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八)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内容比例∶历史约50%、地理约50%。

题型分数比例(满分150 分)

选择题(40 小题)80 分

非选择题 70分

云南成人高考预报名:云南成人高考网上报名

以上是有关2021年新大纲考点重点:高升本历史、地理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成人高考的相关资讯,如云南成人高考复习的重点在哪、应该如何复习、复习试题等,可以到复习资料栏目查看。更多内容请关注云南成人高考报名网,或者加入微信交流群,和更多考生一起讨论,获得更多有关云南成人高考资讯。

2021年云南成考新大纲考点重点:语文2021年云南成考新大纲考点重点:高起点数学

2021年云南成考新大纲考点重点:高起点英语2021年云南成考新大纲考点重点:高升本物理、化学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新课标全国高考大纲新编教程区域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答案

高中地理主要有两大部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区域地理),其中自然地理占得分值较高,主要集中在高一部分,在复习自然地理的时候,要重点掌握的有: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自传与公转及其影响,晨昏线的判读,太阳直射点和太阳高度角,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注意熟悉时区的划分,时区的意义(比如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也指东经120°的地方时),四季和五带的划分。2大气的分层及其每一层的特点,大气的热运动,风的形成,重点把握三圈环流,全球的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这些和洋流密切相关,接下来就是洋流,注意他们的分布,注意冷暖流的交汇及大鱼场的分布。3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在南北半球的方向,哪个容易形成降雨,冷锋和暖锋,过境前和过境后的情况,以及降水发生的位置。4三大矿物的形成及其相互转换,注意看图,能够用专业的语言描述它们的转换和形成过程,比如风化,搬运,堆积,沉积,岩浆,变质作用,成岩作用等。5重点掌握降雨过程以及径流,地表,地下,会看图和理解图面意思。6关于污染的问题,对环境的破坏问题。比如什么是温室效应,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的破换等。如果你觉得还需要的话,人文地理部分我在你追问后发给你

高考文综地理主要考哪些

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气候、河流、湖泊)参考答案

一、读图、填图题

1. (1) C?大兴安岭一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一月0℃等温线?秦岭—淮河

(3)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2. (1)洮河 湟水 汾河 渭河

(2)河口,黄河上中游分界?旧孟津,黄河中下游分界

(3)龙羊峡 李家峡 刘家峡 万家寨 小浪底

3.0)雅砻江 岷江 嘉陵江 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2)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洪泽湖巢湖丹江口

(3)二滩 溪洛渡 向家坝 三峡葛洲坝五强溪

二、单项选择题

三、综合题

1.(1)D

(2)南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木齐?距海远,水汽来源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2.(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预报;政府组织得力,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著

(2)西南(偏南、偏西)?东北(偏北、偏东)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有利影响:丰沛降雨量,可大大缓解此时南方地区伏旱造成的旱情。

3. (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和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总面积的百分比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4.(1)400(380~420之间均可得分)

(2)C

(3)130(120~140之间均可得分)?冰雪(积雪)融水缓解春旱

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知识

由于大纲每年都会有一些小变动,但变动不大.2006年教育部的地理大纲规定的范围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1.太阳系概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宇宙探测的现状及意义。2.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3.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4.主要造岩矿物;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5.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2.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3.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4.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5.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6.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7.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8.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2.世界地理分区。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2.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3.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4.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5.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6.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7.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8.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9.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10.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12.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本组稿件采写整理:记者 邵娟 赵莉 郭会桥)

解读│2017高考 地理考纲删改了哪些内容

 导语:距离2017年高考只剩下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了,在此我先预祝各位高考学子稳定发挥,乃至超长发挥,考出自己满意的分数,此外,我也为大家分享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几大概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考地理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 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中各种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云等都属于天体。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所构成不同等级,构成天体系统至少要有两个天体,如地月系、太阳系等。

 区别?天体是独立的个体,天体系统是多个天体的集合。

 二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三大金锁链条件,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合呼吸的大气。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指形成三大条件的地球自身和宇宙条件,如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等。

 三 光照与热量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四 积温和无霜期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五 恒星日与太阳日

 恒星日?指地球以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真正的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指地球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

 六 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远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地轴的宇宙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因此,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冬至日?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

 夏至日?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

 区别?冬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近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近日点;夏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远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远日点。

 七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

 昼夜现象?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它是由地球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以外的地区昼夜长短产生周期变化的现象。

 八 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九 日界线与180?经线

 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刻为0∶00的经线,经度不定,一条是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的线,由于180?经线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为了使岛屿保持一致的日期,日界线在太平洋有三折,因此越过180?经线日期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

 易混概念十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也在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能直射地区,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90?,无直射地区最大值不能达到90?。

 十一 地壳与岩石圈

 地壳?是指地球内部结构分层中的最外层,它位于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约为17 km,随着海拔的不同地壳厚度会发生变化,总体来讲,陆壳厚,洋壳薄。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区别?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层大。

 十二  海岭与海沟

 海岭?是板块张裂形成,形成在生长边界,由于洋壳张裂,岩浆涌出地表,遇到冰冷海水,向两侧迅速冷凝,形成海岭。

 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形成在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在交界处形成岛弧,在海岸上形成海岸山脉,在洋壳物质流失区域,形成海沟。

 十三 流水侵蚀作用与水的溶蚀作用

 流水侵蚀?是物理侵蚀,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被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溶蚀?是化学侵蚀,是指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等产生的溶解侵蚀作用。主要形成喀斯特地貌,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林、溶洞等景观。

 十四 冲积扇、冲积平原

 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流形成。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冲积平原。

 十五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十六 风化作用与风力侵蚀

 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风力侵蚀?是指降水少的地区,大风强,作用于地表将地表物质搬运的过程。

 区别?风力侵蚀一定有风的作用,风化作用不一定有风的作用。

 十七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主要来源于风力携带北方泥沙沉积形成。

 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黄土土质疏松,因此千沟万壑是由于流水侵蚀。

 十八 气候和天气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它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例如,昆明四季如春;华北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炎热,冬季寒冷,我们就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天气?是指某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的冷暖、干湿、晴阴、风雨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它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区别?从时间尺度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则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天气瞬息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而气候在一定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十九 温和、寒冷、低温、凉爽

 温和?是指0 ℃以上的温度,一般在0 ℃~15 ℃,很少结冰,给人的感觉很温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的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的特征我们一般用?温和?来描述,不能说?低温?或?寒冷?。

 寒冷?是指气温在0 ℃以下的温度,给人感觉很冷,有结冰期,例如极地气候全年的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时的特征可以用?寒冷?,来描述,不能说?低温?或?温和?。

 低温?是指较低的温度,包括0 ℃以上或0 ℃以下数值不大的温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时的特征可以用?温和?或?低温?来描述,不能说?寒冷?。

 凉爽?是指给人感觉很温凉,如十几摄氏度到二十多摄氏度;我们只能说?气候凉爽?,不能说?气温凉爽?。

 判断某地气候特征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

 一般根据夏季的月国气候特征是?夏季普遍高温?,这里所说的高温是指全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温在20 ℃以上。昆明?夏季凉爽?是指夏季月均温在20 ℃以下。

 判断某地冬季气候特征是寒冷还是温和?

 一般是以最冷月月均温高于还是低于0 ℃为标准:如果高于0 ℃称为温和,反之为寒冷。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用?温和?描述,是由于最冷月月均温在0 ℃以上;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则是由于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

 二十 降水、降雨

 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替降水量。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

■ 新考纲内容解读

一、删除不等于不考

选修部分 删除“自然灾害与防治”不代表不会考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作为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延伸,即使不作为单独的选修模块,也会在11个单选题或者2道大题中有所涉及。所以,该部分虽然在选修中删除,必修模块中仍然会有所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不可大意。

二、选做范围缩小,难度加大

选做模块的二选一,对于很多中学来说,这无疑是增加了教学难度。老师通常会注重“自然灾害”和“旅游地理”的讲解训练, “自然灾害”由于本身的溯及力较广,该部分的讲解可以覆盖必修选修,所以很多学生也习比较重视该部分的训练;“旅游地理”由于问题设置比较常规,答案也比较“套路”,所以也是学生的热门选择。而近几年“旅游地理”问题的设置越来越 “生活化”、“多元化”,很多学生面对多元的问题已很难准确把握答案,不得不偏向“自然灾害与防治”。今年的考纲缩小了选做范围,无疑给学生带来了“麻烦”,这将意味着 “环境保护”也要作为重点训练。

三、“冷门”成为“热门”

本次考纲删减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自然灾害”, 相对冷门的 “环境保护”则需要去更多的关注,而且“环境保护”近几年的问题设置难度都有增加趋势。“环境保护”作为与我们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自然会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近几年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各种新型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和人类产业活动相关,也和自然地理部分的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 鉴于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产生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在解答该部分的时候就要求有更多的社会生活常识以及连贯的逻辑思维,这无疑对于云南的考生来说也是一种能力要求上的提升。

文章标签: # 地理 # 主要 # 地球